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
10月25日,我國首顆地質領域高光譜遙感衛星“地質一號”首批標準影像數據正式發布。該衛星于2025年5月成功發射,具備對地表關鍵礦物的精準識別能力,首批數據已為礦產勘查等領域提供直接線索,將服務于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保護及國家能源資源安全。
10月25日,在武漢舉行的第九屆全國成像光譜對地觀測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我國首顆地質行業高光譜遙感衛星“地質一號”首批標準影像數據正式對外發布。該批數據涵蓋礦區、沙漠、森林、鹽湖等多種典型地貌,將為地質資源調查、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及科研實踐等提供自主、精準的數據支持。
“地質一號”衛星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聯合牽頭研制,于2025年5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面向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需求,重點服務于高寒高海拔及復雜地形區域的地質勘查任務,具備對地表物質成分的高精度光譜探測能力。
自發射以來,“地質一號”衛星持續開展在軌試驗,累計飛行約9610萬公里,回傳數據約800軌,總數據量超過4TB,獲取遙感影像8000余景。目前衛星整體運行穩定,數據處理與傳輸效率滿足實際業務需求。
該衛星在410nm—2480nm的光譜范圍內,針對赤鐵礦、硫酸鹽、Al-OH礦物、碳酸鹽、Mg-OH礦物等關鍵找礦指示礦物,設計了具有診斷性光譜特征的專用波段,實現了對地表礦物成分的“指紋級”識別能力。例如,在新疆哈密地區,通過特定波段合成處理,清晰揭示了地表難以直接識別的碳酸鹽化蝕變帶,為礦產勘查提供了重要線索。
“地質一號”衛星工程總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王力哲表示,該衛星如同放置在太空中的一臺“高精度光譜顯微鏡”,能夠穿透地表覆蓋,精準識別物質成分,有效提升找礦效率與自然資源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對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王力哲還透露,為促進科學研究和教育應用,“地質一號”衛星數據已面向科研機構及教學用戶開放非商業性使用申請渠道,用戶可通過在線方式免費獲取相關數據。
未來,項目團隊將持續優化數據處理算法,拓展衛星數據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場景,并推動國際合作,以高質量遙感信息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發布光譜數穩居世界第一!我國LAMOST實現多項關鍵技術國產化
截至 2025 年 10 月,我國自主創新設計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累計發布光譜數達 2807 萬條、恒星參數 1159 ...2025-11-04 13:39:39 -
商務部正式發布《關于拓展綠色貿易的實施意見》,推出四大板塊 16 項具體舉措。2025-10-31 11:23:18
-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仿生軟鏡片,一定程度上讓對焦技術距離人眼更近了一步。2025-10-27 15:27:52
-
中智科儀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 加碼超快時間分辨成像技術研發與應用
國內超快時間分辨成像技術企業中智科儀近日完成超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順禧基金領投。資金將用于核心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及服務能力提...2025-10-21 13:22:01 -
杭州高譜成像技術有限公司于9月20日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由富浙科技與西湖科創投聯合投資。資金將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提升及產業生態...2025-10-16 15:59:3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