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污水)在線監測是環保監管的“千里眼”,通過實時采集水質數據(如COD、氨氮、總磷),為污染治理與執法提供科學依據。其核心在于將實驗室檢測方法轉化為自動化、連續化的監測系統,但很多人對其原理與運作仍存在認知盲區。
一、監測指標:
廢水在線監測主要針對有機污染物、營養鹽及重金屬三類:
•有機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反映有機物總量,標準≤500mg/L)、生化需氧量(BOD?,表征可生物降解有機物,標準≤300mg/L),通過重鉻酸鉀氧化法(COD)或微生物膜電極法(BOD?)實時測定;
•營養鹽:氨氮(NH?-N,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標準≤25mg/L)、總磷(TP,促進藻類繁殖,標準≤0.5mg/L),采用納氏試劑比色法(氨氮)或鉬酸銨分光光度法(總磷);
•重金屬:鉛(Pb≤0.1mg/L)、汞(Hg≤0.001mg/L)、六價鉻(Cr??≤0.05mg/L),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或離子色譜法檢測。

二、系統組成:
一套完整的在線監測系統包含:
•采樣單元:自動采水器(定時或比例采樣,避免瞬時波動干擾);
•預處理單元:過濾大顆粒懸浮物(如格柵)、調節pH(避免強酸強堿損壞傳感器);
•分析單元:核心傳感器(如COD在線監測儀內置消解池,模擬實驗室加熱回流過程);
•傳輸單元:通過4G/5G或光纖將數據實時上傳至環保部門平臺(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與基礎數據庫系統”);
•校準單元:定期用標準溶液(如COD標準樣品2000mg/L)自動校準,確保誤差<±10%。
三、運行邏輯:
系統每2-4小時自動測量一次(重點企業可加密至1小時),數據經質控審核后生成曲線。若某時段COD突然升高(如超過日均值2倍),平臺會觸發預警(短信通知企業及環保執法人員),并啟動現場核查。企業需保存原始數據(至少3年),作為環保稅征收、排污許可執行的依據。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廢水(污水)在線監測正從“達標排放監控”向“污染溯源分析”升級(如結合流量數據計算污染物排放總量),成為守護水環境質量的“數字哨兵”。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