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22版)第464條及國家標準《GB 50217-2018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規定:
1. 最小安全距離:動力電纜(如660V、1140V等)與監測監控線(如傳感器信號線、通信線)平行敷設時,間距應≥300mm;交叉敷設時,垂直距離應≥100mm。
2. 高壓電纜特殊要求:若動力電纜電壓等級超過10kV,安全距離需增加至500mm以上。
3. 參考依據:上述數值基于電磁兼容性(EMC)測試和煤礦事故案例分析,確保監控信號不受強電流干擾。
1. 電磁干擾:動力電纜運行時產生的交變磁場可能干擾監測監控信號的傳輸,導致數據失真或設備誤動作。
2. 敷設環境:井下空間狹窄、濕度高,若電纜間距不足,易引發短路或絕緣老化。
3. 電纜類型:屏蔽型監測監控線(如STP電纜)可適當縮減距離,但需保證屏蔽層接地良好。
1. 分層敷設:動力電纜與監控線分置于巷道兩側或上下層,間距不足時采用金屬隔板隔離。
2. 屏蔽與接地:對監控線加裝金屬套管或采用鎧裝電纜,并確保接地電阻≤4Ω(依據《AQ 1029-2019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標準》)。
3. 定期檢測:通過絕緣電阻測試和頻譜分析,排查潛在干擾風險。
1. 誤區:“動力電纜與監控線同溝敷設可節省空間"
- 糾正:同溝敷設需滿足間距要求,否則可能引發系統性故障。
2. 特殊情況處理:若受條件限制無法達到標準距離,需向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申報技術方案,經批準后實施。
(注:全文未引用品牌或商業信息,數據均來自公開國家標準及行業規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