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技術提供者到創新合伙人,看科技如何重塑醫藥研發生態
在第十三屆中國人類蛋白質組組織(CNHUPO)大會期間,賽默飛中國分析儀器事業部商務副總裁周曉斌先生接受了 BioArt 的獨家專訪。在這場深度對話中,周曉斌先生分享了蛋白組學在藥物研發中的核心價值、技術發展趨勢,以及賽默飛在 AI 賦能、質譜技術突破、中國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實踐,展現了科技巨頭對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的深刻洞察。
一、蛋白組學在藥物研發中的核心價值
多組學整合的獨特優勢
生命發展機理包含多層次、多水平和多功能的復雜結構體系。在后基因時代,多組學的磅礴發展成為研究浪潮最前沿。如何通過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脂質組學等多組學進行高通量分析,并借助大量多組學數據進行整合,能幫助對生命開展更全面的認識,攻克科研領域的全新高地。
“多組學融合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因為單一組學的研究是有局限性的。" 周曉斌分析道,基因組 / 轉錄組能提示潛在可能性,但不能保證蛋白質一定表達或起作用;代謝組揭示了功能性分子的動態狀態,但缺乏對上游調控網絡的解釋。
基于此,賽默飛能夠提供完整的多組學解決方案,從樣本制備、儀器采集到軟件分析、數據融合,形成閉環。通過完整產品線,幫助研發團隊更準確地評估靶點成藥性,真正從基因型走到表型。
靶點發現與驗證的關鍵作用
從靶點發現到候選藥物篩選,蛋白組學在藥物研發早期鏈條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靶點驗證和生物標志物發現。
在免疫治療藥物開發中,質譜檢測明確了 PD-L1 的真實表達情況,幫助確認其作為可成藥靶點。在阿爾茨海默癥研究中,腦脊液中的 tau 蛋白修飾被發現可作為早期診斷和藥效評價的標志物。
新興領域的應用突破
在生殖醫學等新興領域,蛋白組學也展現出巨大潛力。通過超靈敏的質譜平臺,可以在單個胚胎水平實現蛋白質組分析。研究發現,在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如果母源蛋白降解失調,就可能導致胚胎發育受阻,這為解釋不孕不育現象提供了新的分子證據。

二、蛋白組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技術突破的前沿方向
展望未來 3-5 年,蛋白組學技術的幾個突破方向:靶向蛋白組學將讓蛋白組學走上 “基于通路" 的新路線,而不僅僅是現在的 “發現型蛋白組學" 階段;空間蛋白組學、單細胞蛋白組學在現有鑒定深度的情況下,通量將得到極大提高。
要達成上述蛋白組學技術突破,需依托兩大核心支撐:一是能滿足 “高通量、高精度、低樣本量" 需求的前沿質譜設備,二是可實現 “數據自動化處理、科學假設生成" 的 AI 技術。二者協同將打破現有科研瓶頸,推動蛋白組學從 “基礎研究" 向 “臨床轉化" 加速落地。

三、技術革新篇:
質譜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質譜技術:從分析工具到藥物發現核心引擎的蛻變
作為蛋白組學研究的 “硬件核心" ,質譜技術正從單純的分析工具升級為藥物發現的核心引擎 —— 這一蛻變的關鍵,在于賽默飛針對科研痛點推出的三款核心產品,精準匹配 “大規模樣本檢測、精細結構分析、精準標志物鎖定" 三大需求。
1.Thermo Scientific? Orbitrap? Astral? Zoom超高分辨質譜系統(簡稱:Orbitrap Astral Zoom)
針對 “大規模樣本快速處理" 需求,憑借增強的動態分析覆蓋范圍,科學家可將 6000 例研究樣本的處理時間從 1000 天壓縮至 100 天,大幅加速阿爾茨海默病與癌癥等關鍵領域的研究進程。
2.Thermo Scientific? Orbitrap? Excedion? Pro組合型質譜儀(簡稱:Orbitrap Excedion Pro)
聚焦 “蛋白質精細分析" 需求,作為 Orbitrap 家族新成員,其配備電子轉移解離技術(EASY-ETD),可助力研究人員拆解復雜分子,深入解析蛋白質結構與序列。幫助研究人員深入理解單克隆抗體(mAbs)等藥物與蛋白質治療劑,加速心臟病學、神經學、腫瘤學領域的治療研發。
3.Olink? Target 48 Neurodegeneration靶向蛋白檢測panel
為 “精準鎖定疾病標志物" 提供補充支持,基于 Olink PEA技術,能一次性精準檢測 41 種核心神經退行性標志物(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相關標志物)。更實用的是,每次檢測僅需1微升血液或腦脊液,可最大限度節省珍貴的臨床樣本。
解決行業痛點:成本與效率的雙重突破
“質譜設備成本高昂一直是行業痛點。" 周曉斌坦言,賽默飛近年來在降低用戶成本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通過高通量質譜平臺(如 Orbitrap Astral Zoom)的應用,單個蛋白組學樣品的分析成本已從約2000元降至約500元,兩年內成本降低至原來的四分之一,顯著降低了蛋白組學分析的門檻。
應對技術挑戰:從微量檢測到標準化解決方案
針對蛋白質豐度跨度超過十個數量級的技術挑戰,周曉斌表示,通過樣品前處理和儀器創新雙管齊下,Orbitrap Astral 在對納米磁珠富集樣品時可以輕松鑒定超過 5000 個蛋白,針對純血漿,在 180SPD 的情況下能鑒定超過 900 種蛋白。
在標準化方面,他強調賽默飛對每個客戶的驗收指標就是 180SPD,8000 蛋白。這不是市場宣傳語言,而是每個客戶都可以重現的技術標準。
他還特別分享了與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成果:在深圳醫學科學院,賽默飛的儀器幾乎保持 24 小時連續運轉,以應對巨大的樣本處理需求;在與南京醫科大學的合作中,新技術的應用使得積累十幾年的大隊列樣本價值得以充分釋放,成功克服了傳統技術下分析成本過高的障礙。
四、AI 賦能篇:
智能技術重塑科研范式
AI 驅動的藥物研發新范式
“如果要用一個比喻來描述 AI 在科研中的角色演變,我認為今天的 AI 還是一個優秀的研究助手,但我們的目標是讓它成長為能夠獨立提出科學假設的博士級伙伴。" 周曉斌如此形容 AI 技術的發展軌跡。
賽默飛的臨床試驗預測套件已在 400 多項研究中得到驗證,與傳統時間線管理相比,平均可節省 12 周時間。創新平臺運用深度機器學習進行實時預測,算法會隨時間不斷迭代優化,通過實時數據整合與用戶反饋持續進化。
實驗室自動化的革命性突破
周曉斌期待 AI 將來應用于實驗室自動化的方向,例如在冷凍電鏡平臺,研究人員只需提出科學問題,系統就能自動生成實驗方案并執行。這標志著科研模式從 “工程師驅動" 到 “科學家驅動" 的根本轉變。
未來展望:從數據處理到科學發現
未來,賽默飛將重點推進 AI 技術在兩個方向的突破:一是科學假設的自動生成,二是實驗方案的自主優化。周曉斌透露,正在開發能夠讓 AI 自主提出科學假設的系統,這將是科研范式的又一次革命。


五、生態構建篇:
賽默飛的中國戰略與產業布局
定制化服務的創新模式
周曉斌介紹,針對不同客戶的顯著需求差異,賽默飛通過提供從入門到高端的全系列產品,如 Orbitrap Excedion Pro 和 Thermo Scientific Stellar(以下簡稱:Stellar)質譜系統,滿足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賽默飛在上海設立的客戶體驗中心具有獨特價值,這里有數十臺持續開機的儀器和 100 多名應用工程師,與客戶共同工作,開發解決方案。這種深度合作模式在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
支持藥企國際化發展
在支持中國藥企出海方面,周曉斌分享道,中國藥企的創新能力正獲全球認可,但出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數據的國際認可度。使用賽默飛平臺產生的數據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很高接受度,為客戶國際化提供了重要支撐。去年,賽默飛幫助多家中國藥企完成了早期研發數據的標準化和國際化整理,使他們成功與跨國藥企達成了授權合作協議。
產學研協同的創新網絡
周曉斌強調,賽默飛通過與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方法,并在已有的設備安裝基礎上去匹配目標客戶,促成 “藥企-高校-臨床" 的協同創新平臺。
例如,2024年,賽默飛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攜手成立的“蛋白質動態分析實驗平臺",整合了賽默飛的全球技術優勢與本地科研人才的研究力量,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
對中國創新生態的堅定信心與青年支持
基于與全球科研機構的廣泛合作,周曉斌認為未來五到十年,中國將在全球醫藥創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蛋白組學領域,中國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在樣本資源和大規模數據分析方面甚至展現出領先優勢。
周曉斌特別強調了對年輕科學家的支持,賽默飛正與多家高校合作,設立專門的培養計劃,每年支持優秀的青年科學家使用前沿平臺開展創新研究。他相信,這些年輕人將是中國醫藥創新的未來。
他對剛進入該領域的科研人員建議,要重視樣品的收集以及樣品的前處理,注意一致性。可以更多嘗試基于質譜的靶向蛋白組學分析手段。
六、結語:攀登科學高峰的“夏爾巴人" 精神


賽默飛中國分析儀器事業部商務副總裁
采訪結束時,周曉斌分享了一個富有哲理的比喻:“在西藏,夏爾巴人原本不爬山,但現在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登山向導。這個轉變的關鍵在于,他們發現了登山這項活動的深層價值。"
同樣,技術的進步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讓我們能夠探索前所未有的科學高峰。周曉斌最后表示,在蛋白質組學這個充滿希望的領域,賽默飛愿意成為中國科學家攀登科學高峰的 “夏爾巴人" 。不僅提供 “登山" 的工具,更分享 “攀登" 的經驗,最終目的是與科學家一起,征服更多科學高峰,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在蛋白質組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賽默飛正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深度的生態共建,與中國科研界攜手并進,共同推動醫藥研發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全文轉載自BioArt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