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翼和應用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端粒酶活性——守護染色體時鐘
端粒和端粒酶檢測是當前發展的熱點
端粒和端粒酶是當今生物界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端粒酶活性已經成為各國科學家們爭相研究的熱點。
端粒(Telomere)是一種位于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特殊結構,端粒DNA由一系列串聯TTAGGG重復序列構成,長度約3~20kb不等。端粒結構能維持染色體末端穩定,避免DNA發生降解、修飾、基因錯誤重組和丟失。
端粒酶是一種復合物,具有逆轉錄酶活性和功能。人類細胞中端粒酶主要由RNA模板(TER),逆轉錄酶(hTERT)和輔助蛋白(TERP1)等三個組分構成,分子量約為500~1500KDa。其中hTERT能夠利用自身的RNA模板逆轉錄合成端粒片段,在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長度維持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端粒酶活性其本質是端粒酶在細胞內催化端粒延長的生物學能力,而這種能力直接關聯染色體穩定性、細胞衰老與疾病發生。深入理解端粒酶活性的調控機制與功能,對研究衰老、癌癥治療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在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DNA 聚合酶無法完整復制染色體末端,導致端粒隨分裂次數增加而逐漸縮短,也是細胞衰老的重要標志,所以端粒也稱為生命的時鐘。
當端粒酶活性被激活時,其攜帶的 RNA 模板可逆轉錄合成端粒 DNA,補充磨損的端粒長度,維持染色體完整性,防止基因組不穩定。同時抵消分裂帶來的端粒損耗,延長細胞壽命。干細胞和生殖細胞通過持續的端粒酶活性維持自我更新能力。
而對于大多數成體細胞(如皮膚細胞、肝細胞等),端粒酶活性被嚴格抑制,端粒隨分裂逐漸縮短,最終引發細胞衰老或凋亡,這一機制可防止細胞過度增殖,防止癌變的發生。
二、端粒酶活性的調控機制
端粒酶活性受細胞內多重信號通路、轉錄因子及表觀遺傳修飾的調控,包括:轉錄水平調控和表觀遺傳學調控等多種調控方式。
轉錄水平調控:多種轉錄因子可結合 hTERT 啟動子,促進其表達;而一些抑癌因子則抑制 hTERT 轉錄,下調端粒酶活性。
表觀遺傳調控:hTERT 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狀態直接影響其轉錄活性。如hTERT 啟動子高度甲基化,導致基因沉默;啟動子甲基化水平降低,則端粒酶活性增強。
三、端粒酶檢測方法
端粒酶活性作為一項重要的生物活性指標,如何準確?靈敏?快速地獲得端粒酶活性成為了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的一大熱點?
端粒重復擴增法(TRAP)是傳統的檢測方法,通過 PCR 擴增端粒重復序列,以后的很多關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方法均基于PCR技術提出該方法靈敏度高,但操作較略復雜。擴增后通過電泳或熒光檢測定量檢測。
免疫學方法:通過特異性抗體檢測 hTERT 蛋白的表達。
實時定量檢測方法:結合實時熒光 PCR 技術,可快速定量端粒酶活性,適用于大量樣本的高通量檢測,已廣泛應用于癌癥臨床樣本分析。
翼和生物開發的端粒酶檢測試劑盒能通過熒光定量PCR的很好的完成端粒酶活性檢測。原理是:TERT被認為是端粒酶活性表達的關鍵組分,其編碼的mRNA水平與端粒酶活性一致。 因此,對端粒酶催化亞基的檢測可以間接反映樣本中端粒酶活性。具體是采用雙色熒光qPCR (TaqMan探針法) 檢測端粒酶催化亞基TERT基因和內參基因GAPDH。通過提取細胞RNA,利用特異性逆轉錄引物進行逆轉錄反應,以cDNA為模板在單管中利用多重熒光定量PCR進行擴增反應 (雙重探針:FAM、Cy5)。選用293T細胞為陽性對照以及MRC-5細胞為陰性對照,判斷樣本中是否有TERT基因表達。端粒酶活性檢測試劑盒具有靈敏性高、穩定性強、結果可靠、操作方便等優點,并且可以通過CT值進行定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