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帶式斗式提升機的的橡膠帶磨損后如何更換?
閱讀:85 發(fā)布時間:2025-10-7前期準備:安全防護與工具 / 物料準備
更換前需消除安全隱患,并確保工具、新膠帶規(guī)格匹配,避免施工中斷。
舊膠帶拆除(含料斗拆卸)
舊膠帶拆除需從 “料斗卸下→膠帶松弛→分段拆除" 逐步操作,避免強行拉扯導致設備部件損壞。
拆卸料斗
先標記料斗位置:用記號筆在舊膠帶上按順序標注料斗編號,確保新膠帶安裝時料斗間距與原位置一致(避免運行時受力不均)。
逐一卸下料斗:用扳手擰松料斗兩側固定螺栓(或取下卡扣),用橡膠錘輕敲料斗底部,使其與膠帶分離,將料斗轉(zhuǎn)移至地面(按編號整齊擺放,檢查料斗是否有破損,破損料斗需同步更換)。
松弛舊膠帶
調(diào)整尾部張緊裝置:打開提升機尾部檢修門,松開尾部張緊螺桿的鎖緊螺母,用千斤頂頂推尾部輪架(或反向旋轉(zhuǎn)張緊桿),使尾部輪體向下 / 向后移動,直至舊膠帶*全松弛(用手能輕松拉動膠帶為宜)。
檢查輪體狀態(tài):此時可同步檢查頭部驅(qū)動輪、尾部從動輪表面是否有磨損(如輪面橡膠層脫落、輪緣變形),若有需先修復(如更換輪面橡膠),避免新膠帶安裝后再次快速磨損。

拆除舊膠帶
截斷舊膠帶:在頭部或尾部檢修口處,用壁紙刀(普通膠帶)或角磨機(鋼芯膠帶)切斷舊膠帶接頭(若為硫化接頭需先剝離硫化層),注意避免切割時損傷設備殼體或輪體。
分段抽出舊膠帶:從尾部檢修口將舊膠帶一端拉出,人工配合逐步將膠帶從頭部、中間箱體內(nèi)部抽出(若提升機高度高,可在頂部設置滑輪,用繩索牽引膠帶,減少人力消耗),最后將舊膠帶清理出作業(yè)區(qū)域(按工業(yè)垃圾規(guī)范處理)。
步驟二:新膠帶安裝(含料斗復位)
新膠帶安裝需確保 “膠帶對中、接頭牢固、料斗間距精準",避免后續(xù)運行時膠帶跑偏、料斗脫落。
新膠帶就位與接頭處理
膠帶牽引:將新膠帶一端從尾部檢修口送入,人工配合將膠帶向上牽引,依次穿過中間箱體、頭部輪體,最終使膠帶兩端在頭部(或尾部)檢修區(qū)域?qū)樱▽游恢眯桀A留 10-20cm 重疊量,用于接頭連接)。
接頭連接:根據(jù)膠帶類型選擇對接方式(兩種主流方式):
螺栓接頭(普通輕型膠帶):將新膠帶兩端重疊,對齊接頭處的螺栓孔(若無預制孔,需用手電鉆打孔,孔徑與螺栓匹配),穿入螺栓并擰緊螺母(需加彈簧墊片,防止松動),確保接頭平整(無凸起,避免運行時卡滯殼體)。
硫化接頭(重型 / 鋼芯膠帶):需專業(yè)人員操作,先剝離膠帶兩端的橡膠層,露出內(nèi)部帆布層或鋼芯,涂抹專用硫化膠,用硫化機加壓加熱(溫度 140-160℃,壓力 0.8-1.2MPa,保溫時間 15-30min),冷卻后檢查接頭強度(用手拉扯無開裂為合格)。

料斗復位安裝
按標記定位:根據(jù)舊膠帶上標注的料斗編號,在新膠帶上用卷尺核對間距,并用記號筆標記每個料斗的固定位置。
固定料斗:將料斗按編號對應到標記位置,用螺栓(或卡扣)固定料斗兩側,擰緊螺栓時需 “對角均勻擰緊"(避免料斗傾斜),每個螺栓扭矩需一致。
檢查料斗狀態(tài):安裝后用手晃動料斗,確保無松動;同時檢查料斗與中間箱體的間隙(需≥10mm),避免運行時料斗刮擦殼體。
步驟三:張緊調(diào)試與試運行
新膠帶安裝后需通過張緊調(diào)整消除松弛,再經(jīng)空載、負載試運行驗證,確保無跑偏、異響等問題。
膠帶張緊調(diào)整
初步張緊:關閉尾部檢修門,反向操作張緊裝置(松開千斤頂 / 旋轉(zhuǎn)張緊桿),使尾部輪體向上 / 向前移動,逐步拉緊膠帶;用手按壓膠帶中部(中間箱體位置),按壓量≤10mm 為宜(過松易打滑,過緊易導致膠帶拉伸變形、軸承負荷過大)。
輪體對中校準:用水平儀檢查頭部驅(qū)動輪、尾部從動輪的水平度,若輪體偏移,調(diào)整頭部 / 尾部輪架的固定螺栓,使輪體軸線與膠帶中心線對齊(避免膠帶跑偏)。
試運行驗證
空載試運行(10-30 分鐘):
合上電源,點動啟動提升機(每次運行 10-20 秒),觀察膠帶是否跑偏(若向一側偏移,需微調(diào)尾部輪體:跑偏側的輪體向外調(diào),另一側向內(nèi)調(diào),每次調(diào)整量≤1mm,避免過度調(diào)整);
連續(xù)空載運行,**頭部、尾部軸承是否有異響(正常應為均勻 “嗡嗡" 聲,無 “咯噔" 聲或摩擦聲),檢查料斗是否與殼體碰撞。
負載試運行(30-60 分鐘):
按設備額定輸送量的 50% 加入物料(如谷物、水泥粉),運行 10 分鐘,觀察物料是否順利卸出(無堵塞、漏料);
逐步增加至額定負載,運行 30 分鐘,再次檢查膠帶張緊度(若出現(xiàn)打滑,需適當補緊尾部張緊裝置)、料斗固定情況(無螺栓松動)。
化工儀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