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品質評價、環境氣體監測、醫療診斷(如呼氣檢測)及日化產品研發中,嗅覺分析儀(又稱“電子鼻”)作為模擬人類嗅覺系統的高科技設備,通過多傳感器陣列對復雜氣味進行快速識別與模式分析,將主觀“嗅感”轉化為客觀數據,成為現代感官分析的儀器。其精準使用,是獲取可靠結果的前提。

第一步:環境準備與儀器預熱
選擇潔凈、無強氣流干擾的實驗室,避免背景氣味污染。開啟儀器電源,啟動載氣(高純氮氣或空氣)系統,確保壓力與流量符合要求。運行預熱程序(通常10–30分鐘),使傳感器基線穩定,避免漂移影響。
第二步:樣品處理與進樣準備
根據樣品形態(氣體、液體或固體)選擇合適進樣方式:
頂空進樣:將樣品置于密封瓶中,恒溫孵育,使揮發性成分達到氣液平衡;
直接進樣:使用氣密性注射器抽取氣體樣品。
確保樣品瓶清潔、密封良好,避免交叉污染。
第三步:參數設置與方法選擇
在控制軟件中設定分析參數:
進樣模式:動態吹掃或靜態頂空;
傳感器陣列組合:根據目標氣味類型(如硫化物、醛類、酯類)啟用相應傳感器;
響應時間:設定采樣與清洗周期(如60秒采樣,120秒清洗);
數據采集頻率:通常1–10 Hz,平衡數據量與響應速度。
第四步:基線校正與空白運行
通入潔凈載氣,待所有傳感器信號穩定后執行“基線校正”,消除環境背景與儀器本底影響。隨后運行一次空白樣品(如空頂空瓶),確認無殘留信號。
第五步:樣品測量與數據采集
將處理好的樣品接入進樣系統,啟動分析程序。儀器自動采集傳感器陣列的電阻、電容或質量變化信號,生成動態響應曲線。每一樣品建議重復2–3次,提高數據重現性。
第六步:數據分析與儀器維護
測試結束后,使用軟件內置的模式識別算法(如主成分分析PCA、線性判別分析LDA)對數據進行降維與分類,識別氣味差異或建立定性模型。關閉載氣前,執行“清洗程序”以恢復傳感器狀態。定期校準傳感器靈敏度,更換過濾器與密封件。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手機版
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化工儀器網小程序
官方微信
公眾號:chem17
掃碼關注視頻號




















采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