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杭州安瀾數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供水現狀問題和供水全流程水質標準介紹
一、供水水質現狀問題
中國供水水質面臨著從“源頭"到“龍頭"的多重挑戰,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凈水處理工藝不足、管網二次污染及區域性差異等問題。
1. 水源受到污染
水源地是水廠供水的源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水源地面臨工業點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源、內源污染等眾多污染源。
1) 工業點源污染
主要來自礦山開采、金屬加工、化工、印染、電子等企業廢水排放,代表的有害組分包括重金屬 (如 Cd, Cr, As, Hg, Pb)、化學需氧量 (COD)、持久性有機物等
2) 農業面源污染
主要來自化肥、農藥過量使用,水土流失,農田徑流,產生代表的有害組分包括總氮 (TN)、總磷 (TP)、氨氮 (NH?-N)、硝酸鹽、農藥殘留等。
3) 生活污染源
主要來自城鎮生活污水、農村分散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淋濾液、餐飲旅游業等經營和日常活動中,產生代表的有害組分包括總氮 (TN)、總磷 (TP)、氨氮 (NH?-N)、硝酸鹽、農藥殘留
4) 內源污染
季節性的藻類爆發,例如藍藻(如微囊藻)在富營養化水體中大量繁殖時會產生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具有肝毒性,嚴重威脅飲用水安全。
2. 凈水處理工藝不足
傳統水廠的工藝核心仍然停留在數十年前的“混凝-沉淀-過濾-消毒"(俗稱“老四樣")常規處理階段,這套工藝是為處理相對清潔的常規水源(如未受污染的江河湖庫)而設計的。面對當前嚴峻的水源污染和更高的水質標準,這套傳統工藝顯得力不從心。具體表現在
1)對新興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傳統工藝主要針對懸浮物、膠體、細菌和部分有機物,但對于水源中日益增加的微量、難降解的新興污染物,去除效率很低。
2)過度依賴氯消毒及其副產物風險,氯消毒成本低、效果可靠,能保證管網末梢的余氯含量以防止細菌再生,但這也帶來了具有“三致"風險(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消毒副產物(DBPs),另外過量氯消毒會導致自來水有明顯的“氯味"或“漂白粉味",影響口感和用戶體驗。
3)當水源水質發生突然惡化時,例如水源地發生突發性污染事故(如化學品泄漏)、季節性藻類爆發(帶來藻毒素和嗅味問題)、暴雨帶來的高濁度水等。傳統工藝的參數(如混凝劑投加量)是基于常規水質設定的,自動化程度不高。面對突發情況,調整滯后,往往導致一段時間內出水水質超標,甚至不得不被迫停產,威脅供水安全。
3. 供水管網二次污染
供水廠出水后要進入供水管網和二次供水設施(水箱、水泵)最終 到達用戶水龍頭。當前供水管網的二次污染情況嚴重,主要現象包括
1)管道材質老化,許多城市大量使用鑄鐵管、鍍鋅鋼管,多年使用后,內壁發生腐蝕和結垢,形成的鐵銹是水垢和鐵細菌沉積物,最終導致供水污濁、金屬超標和細菌超標
2)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善,二次供水設施中的水箱和水池存在密封不嚴(進入灰塵、昆蟲)、排氣孔無防護、長期不清洗消毒(法規要求至少每半年一次),就會成為泥沙堆積、細菌滋生。
3)當當水泵開啟/關閉、閥門操作、消防用水時,管網中的水流方向和速度會突然改變,產生巨大的剪切力,沖刷并剝離管道內壁的銹垢和生物膜,導致短時間內“黃水"、“黑水"現象。
4. 區域性水質問題
中國不同地區的水質問題各有特點,不同的區域的凈水工藝并沒有根據原水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華北地區的地下水超采嚴重,水質常呈現高硬度和高硝酸鹽的“雙高"特征,長三角地區的工業密集,水源面臨重金屬污染和有機污染的雙重壓力,珠三角地區,檢出多種抗生素殘留及“雞尾酒式
二、供水全流程水質檢測標準
原水可能受到意外或故意的污染,也可能因天氣變化或季節更替而受到影響。對進水水質進行監測,有助于預測處理工藝所需的變化,以應對風暴、藻類大量繁殖、工業排放、化學品泄漏、污水泄漏以及其他自然或人為事件。通過有效監測有機物和無機物來來降低運營成本,比如電費、化學藥劑費和污泥處理費。保持混凝劑的正確投加量以及相應的 pH 值調整。檢測諸如總有機碳(TOC)、TOC 分析儀、碳分析儀、水中的細菌和異養菌等參數。
原水的水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兩類
GB/T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規定了I-V共5類水質,其中I-III類水適用于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IV類水經過適當處理后可做生活飲用水
對地下水進行監測,以檢查其中是否存在有害污染物,并進行消毒處理。對水源進行監測能夠幫助凈水設施優化處理流程,并有效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從而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并提高飲用水質量。地下水的監測指標如表所示
表2.1 地下水水源監測參數一覽
GB/T14848—2017III類限值 | GB/T14848—2017IV類限值 |
≤15度 | ≤15 |
≤3.0mg/L | ≤10.0 mg/L |
6.5≤pH≤8.5 | 5.5≤pH≤9. |
≤3NTU | ≤10NTU |
≤0.50 mg/L | ≤1.50 mg/L |
≤450 mg/L | ≤650 mg/L |
≤1000 mg/L | ≤2000 mg/L |
≤0.3 mg/L | ≤2.0 mg/L |
≤0.10 mg/L | ≤1.5 mg/L |
≤1.0 mg/L | ≤2.0 mg/L |
≤20.0 mg/L | ≤30.0 mg/L |
≤1.00 | ≤4.80 mg/L |
≤250 | ≤350 mg/L |
GB3838—2002《地表水質量標準》規定了I-V共5類水質,其中I-III類水適用于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
由于地表水會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其更容易受到各種污染物質的侵襲,其中包括那些會導致消毒副產物形成的有機物質。通過分析測試,通過對地表水只的在線監測,根據您特定的水源情況確定最佳的消毒策略,根據水源狀況實時控制處理過程,建立用于追蹤消毒副產物去除情況的基準,優化混凝/絮凝過程。
表2.2 地表水質量標準一覽
檢測參數 | GB5794-2022《生活應用水衛生標準》適合做生活飲用水源的限值 |
pH值 | 6-9 |
溶解氧 | ≤6 mg/L |
高錳酸鹽指數 | ≤10 mg/L |
COD | ≤20 mg/L |
氨氮 | ≤1.0 mg/L |
總磷 | ≤0.2 mg/L |
總氮 | ≤1.0 mg/L |
總硬度 | ≤450 mg/L |
鐵 | ≤0.3 mg/L |
錳 | ≤0.1 mg/L |
氯化物 | ≤250 mg/L |
硫酸鹽 | ≤250 mg/L |
硝酸鹽 | ≤10 mg/L |
供水廠的凈水工藝過程為“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出水"等過程,如下下圖所示。GB5794-2022《生活應用水衛生標準》規定了97項檢測指標,其中包括43項常規指標和54項擴展指標。常見在線監測指標如表所示
表2.3 供水水質質量標準
檢測參數 | GB/T14848—2017III類出廠水質限值 |
pH值 | 6.5-8.5 |
濁度 | ≤1NTU |
氨(以N計) | 0.5 mg/L |
高錳酸鹽指數(以O2計) | ≤3 mg/L |
TDS | ≤1000 mg/L |
總硬度(以CaCO3計) | ≤450 mg/L |
鋁 | ≤0.2 mg/L |
游離氯 | 2 mg/L≥出廠水余量≥0.3mg/L 2 mg/L≥末梢水余量≥0.05mg/L |
總氯 | 3 mg/L≥出廠水余量≥0.5mg/L 3mg/L≥末梢水余量≥0.05mg/L |
臭氧 | 0.3 mg/L≥出廠水余量≥0.5mg/L 0.3mg/L≥末梢水余量≥0.02mg/L |
二氧化氯 | 0.8 mg/L≥出廠水余量≥0.1mg/L 0.8mg/L≥末梢水余量≥0.02mg/L |
鐵 | ≤0.3 mg/L |
錳 | ≤0.1 mg/L |
氯化物 | ≤250 mg/L |
硫酸鹽 | ≤250 mg/L |
硝酸鹽 | ≤10 mg/L |
供水工藝段的水質監測需求分別如表2.4所示、2.5所示
表2.4 工藝段水質監測需求
工藝名稱 /水質參數 | 取水 | 混凝沉淀 | 過濾 | 消毒 | 出廠 |
氨 | ○ | ○ | ● | ● | ● |
氯 | ○ | ○ | ● | ● | ● |
電導率 | ● | ● | ● | ● | ● |
溶解氧 | ● | ● | ● | ● | ● |
氟化物 | ○ | ○ | ● | ● | ● |
硝酸鹽 | ○ | ○ | ○ | ||
臭氧 | ○ | ○ | ● | ● | ● |
pH | ● | ● | ● | ● | ● |
磷酸鹽 | ○ | ○ | ● | ● | ● |
ORP | ● | ● | ● | ● | ● |
SAC254 | ○ | ● | ● | ● | ● |
濁度 | ● | ● | ● | ● | ● |
表2.5 工藝段水質監測需求
工藝名稱 /水質參數 | 取水 | 混凝沉淀 | 過濾 | 消毒 | 出廠 |
鐵 | ● | ● | |||
錳 | ● | ● | |||
鋁 | ● | ||||
氨 | |||||
氯 | |||||
總硬度 | ● | ● | |||
臭氧 | ● | ||||
余氯 | ● | ● | |||
二氧化氯 | ● | ● | |||
電導率 | ● | ● | |||
溶解氧 | |||||
氟化物 | |||||
硝酸鹽 | ● | ● | |||
磷酸鹽 | ● | ● | |||
pH | ● | ● | ● | ● | |
懸浮物 | |||||
TOC | |||||
ORP | |||||
SAC254 | ● | ● | ● | ● | |
濁度 | ● | ● | ● | ● | ● |
根據CJJT271-2017城鎮供水水質在線監測技術標準
監測位置 /水質參數 | 供水干管 | 供水交匯區域 | 加壓泵站 |
pH | ● | ● | ● |
電導率 | ● | ● | ● |
濁度 | ● | ● | ● |
色度 | ● | ● | ● |
消毒劑余氯 | ● | ●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