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真空回流焊爐長期穩定運行,需從設備安裝、操作規范、維護保養、安全管理和質量控制五個方面制定詳細操作規范,具體如下:
一、設備安裝與調試規范
1.環境要求:設備應安裝在干燥、通風良好、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溫度控制在20℃~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同時,設備安裝位置應遠離振動源和電磁干擾源,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焊接質量。
2.基礎與布局:設備基礎應堅實、平整,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設備布局應合理,方便操作和維護。對于大型設備,還需考慮運輸和安裝通道,確保設備順利安裝和調試。
3.電源與接地:設備電源應符合設備銘牌要求,電壓波動范圍不超過額定電壓的±10%。設備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4Ω,以確保設備安全和操作人員人身安全。
4.氣源與真空系統:設備需使用高純度氮氣或惰性氣體作為保護氣體,配備相應的氣源和氣體凈化裝置。真空系統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抽氣能力,滿足焊接過程中的真空度要求。
5.冷卻系統:設備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需配備有效的冷卻系統。冷卻系統應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和穩定性,滿足設備在不同工況下的冷卻需求。
二、操作規范與流程
1.操作前檢查:
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如防護眼鏡、手套等。
檢查設備電源連接、氣源連接、真空泵等關鍵部件,確保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檢查設備周圍區域是否干凈、整潔且無障礙物,防止操作時發生意外。
2.參數設置:
根據所使用的焊料、基板材料和器件特性,選擇合適的溫度曲線。溫度曲線應包括預熱、回流和冷卻等階段。
預熱階段應使基板和器件溫度逐漸升高,以避免熱沖擊導致的損傷。
回流階段的溫度和時間應保證焊料充分熔化且良好潤濕,但避免過度加熱導致焊接缺陷。
冷卻階段應采用緩慢且均勻的降溫速率,以降低熱應力和翹曲的風險。
根據所使用的焊料和工作要求,設置合適的真空度和保持時間。真空度越高,焊接過程中的氣泡和氧化物越少,從而提高焊接質量。
3.操作過程:
密切關注設備的工作狀態和溫度曲線,確保焊接參數和實際焊接過程相符。
如發現異常情況,如溫度異常、真空泄漏等,應立即停止設備并排除故障。
4.操作后檢查:
完成焊接后,對焊接產品進行目測或X射線檢查,確保焊接質量達到要求。
如發現焊接缺陷,如虛焊、短路、焊點漏接等,應分析原因并調整相應的焊接參數。
三、維護保養規范
1.日常清潔:
定期用軟布擦拭設備表殼表面,保持設備清潔。
使用真空焊接爐吸塵器清潔外殼,檢查風口灰塵并清理干凈。
用軟布擦拭爐膛前后傳感器上的灰塵,保持傳感器靈敏度。
2.鏈條維護:
檢查鏈條的晃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調整或更換磨損的鏈條。
使用滴油器在輸送鏈上加高溫油,用量以每條鏈為準,油瓶體積的1/2~2/3。
3.關鍵部件檢查:
定期檢查加熱元件、傳送帶、真空泵等關鍵部件,確保正常工作。
如有損壞或磨損,應及時更換。
4.定期維護:
按照真空回流焊爐操作手冊中的建議進行定期維護,如潤滑、更換濾網等。
定期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電氣系統、真空系統、冷卻系統等,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四、安全管理規范
1.安全制度:
制定詳細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和操作規范。
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2.氫氣使用安全:
如需使用氫氣作為保護氣體,應確保氫氣含量低于4%(氫氮混合氣體),防止爆炸風險。
選用充入氫氣比例大于4%的氫氮混合氣體或純氫氣體時,需保證焊接爐的密封性,防止氣體泄漏。
選配氫氣燃燒裝置,解決艙內壓力低于艙外壓力造成的回火、爆燃、氧化等問題。
操作人員必須強化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3.火源管理:
在顯眼處張貼警告標示,任何人員不得攜帶火種進入使用氫氣現場。
不可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化纖服裝,防止靜電引發火災。
4.應急處理:
制定應急處理程序,包括設備故障、火災、泄漏等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
操作人員應熟悉應急處理程序,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五、質量控制規范
1.原材料控制:
對所使用的焊料、基板材料和器件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符合焊接要求。
定期檢查原材料的質量,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導致焊接缺陷。
2.工藝參數控制:
根據原材料特性和焊接要求,精確控制焊接溫度、時間和真空度等工藝參數。
避免盲目使用同一參數進行焊接,導致設備老化加速或焊接質量下降。
3.產品檢驗:
對焊接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包括目測檢查、X射線檢查等。
如發現焊接缺陷,應及時分析原因并調整焊接參數,防止類似缺陷再次出現。
4.質量記錄:
建立完善的質量記錄體系,記錄真空回流焊爐的運行情況、維護保養記錄、產品檢驗記錄等。
通過對質量記錄的分析,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和潛在風險,采取措施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