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熱空氣吸入:試驗腔內的濕熱空氣(含高濃度水汽)在風機作用下,被吸入除濕系統的蒸發器(制冷系統核心部件);
降溫冷凝:蒸發器內的制冷劑(如 R410A 環保制冷劑,符合歐盟 RoHS 標準)通過相變吸熱,將蒸發器表面溫度降至空氣露點溫度以下(通常為 5~10℃)。當濕熱空氣流經蒸發器表面時,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冷凝,形成液態水珠附著在蒸發器翅片上;
冷凝水排出:翅片上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接水盤,再通過排水管排出試驗箱外,完成 “水汽→液態水" 的轉移;
干冷空氣回流:除濕后的干冷空氣(濕度顯著降低)經冷凝器(回收制冷劑熱量)略微升溫后,重新送回試驗腔內,維持腔內溫度穩定。
優勢:除濕效率高(適用于中高濕度區間,如 50% RH~98% RH)、成本較低、維護簡便,可與加熱系統聯動實現溫濕度協同控制;
局限:當腔內濕度低于 40% RH 時,蒸發器表面易結霜(溫度低于 0℃),導致除濕效率下降,需啟動化霜程序(如電加熱化霜、熱氣旁通化霜),可能造成腔內溫度短暫波動;
東莞皓天優化:采用 “雙蒸發器交替工作" 設計,一個蒸發器除濕時,另一個蒸發器化霜,避免化霜對試驗溫度的影響,同時將低濕度控制下限拓展至 20% RH,滿足電子元器件低濕試驗需求。
吸附區除濕:除濕轉輪(由蜂窩狀吸附材料制成,分為吸附區與再生區,面積占比通常為 3:1)緩慢旋轉(轉速 1~5r/h),當濕熱空氣流經吸附區時,空氣中的水汽被吸附材料牢牢捕獲,空氣濕度降低;
再生區脫附:同時,高溫再生空氣(溫度 120~150℃,由電加熱器或熱泵系統提供)流經再生區,加熱吸附材料,使吸附的水汽脫附(變成水蒸氣),隨再生空氣排出試驗箱外;
持續循環:轉輪持續旋轉,吸附區與再生區交替工作,實現連續除濕,配合溫度控制系統,可將腔內濕度穩定控制在 10% RH~40% RH。
優勢:低濕度控制能力強(可實現 10% RH 以下超低濕度)、除濕過程不依賴溫度變化,適合對溫度敏感的樣品(如光學元件、精密儀表);
局限:設備初期成本較高、再生過程需消耗額外能源(能耗約為制冷除濕的 1.5~2 倍)、吸附材料需定期更換(使用壽命約 2~3 年);
東莞皓天優化:采用 “熱泵輔助再生" 技術,回收再生空氣中的熱量用于加熱再生風,降低能耗 30%;同時選用高壽命分子篩吸附材料(使用壽命延長至 5 年),減少維護成本。
吸附劑放置:根據試驗腔容積與目標濕度,計算所需吸附劑用量(如每 10L 容積需放置 50g 無水氯化鈣,可將濕度降至 30% RH 以下),將吸附劑裝入透氣布袋中,放置在試驗腔角落(遠離樣品,避免吸附劑粉末污染);
水汽吸附:吸附劑與腔內空氣接觸,通過物理吸附(如氯化鈣吸水潮解)或化學吸附(如五氧化二磷與水反應生成磷酸),消耗腔內水汽,降低濕度;
吸附劑更換:當吸附劑達到飽和(如氯化鈣潮解、五氧化二磷表面出現液態磷酸),需及時更換新吸附劑,確保除濕效果。
優勢:設備結構簡單、成本極低、無需電力驅動,適合無電源或戶外臨時試驗場景;
局限:除濕精度低(濕度波動 ±5% RH)、無法實現連續除濕(需頻繁更換吸附劑)、吸附劑可能釋放有害物質(如五氧化二磷具有腐蝕性,需謹慎使用);
東莞皓天優化:研發 “安全型復合吸附劑"(以氯化鈣為核心,包裹防泄漏透氣膜),避免吸附劑粉末污染樣品;同時提供吸附劑用量計算工具,幫助用戶精準匹配用量,減少浪費。
適用場景:恒定濕熱試驗(如 GB/T 2423.3)、交變濕熱試驗(如 GB/T 2423.4),涉及行業包括汽車、家電、通信,樣品類型如汽車儀表盤、洗衣機控制面板、手機外殼;
典型參數:溫度范圍 10~85℃,濕度范圍 40% RH~98% RH,試驗容積 100~1000L,除濕速率≥2kg/h(在 60℃、95% RH 條件下);
東莞皓天應用案例:為某汽車零部件廠商提供 HT-SC-800 濕熱試驗箱(容積 800L),采用制冷除濕方法,配合 PID 模糊控制算法,實現 50℃、95% RH 恒定濕熱試驗,連續運行 1000 小時,濕度波動≤±1.2% RH,滿足客戶 Q/CT 200-2022 企業標準要求。
適用場景:低濕恒定試驗(如 GB/T 2423.50-2012《環境試驗 第 2 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 Cy:恒定濕熱 主要用于元件》)、超低濕存儲試驗,涉及行業包括電子、光學、航空航天,樣品類型如芯片、鏡頭、衛星部件;
典型參數:溫度范圍 5~60℃,濕度范圍 5% RH~40% RH,試驗容積 50~500L,除濕速率≥0.5kg/h(在 30℃、40% RH 條件下);
東莞皓天應用案例:為某光學企業提供 HT-RD-300 轉輪除濕型濕熱試驗箱(容積 300L),用于鏡頭低濕穩定性試驗,控制條件 25℃、10% RH,連續運行 500 小時,濕度波動≤±0.8% RH,鏡頭透光率無明顯變化,符合客戶質量要求。
適用場景:小容積短期低濕試驗(如實驗室樣品存儲、小型電子元件測試),涉及行業包括科研、高校,樣品類型如傳感器、微型芯片;
典型參數:溫度范圍常溫(20~25℃),濕度范圍 20% RH~50% RH,試驗容積 10~50L,吸附劑更換周期 1~7 天(根據濕度需求);
東莞皓天應用案例:為某高校實驗室提供 HT-AD-20 吸附除濕型小容積試驗箱(容積 20L),配合安全型復合吸附劑,用于微型傳感器濕度敏感性測試,控制條件 25℃、30% RH,測試周期 7 天,無需中途更換吸附劑,濕度穩定在 28% RH~32% RH,滿足試驗需求。
適用場景:寬濕度區間交變試驗(如從 10% RH 升至 95% RH,再降至 10% RH),涉及行業包括新能源、航空航天,樣品類型如電池、航天器部件;
工作邏輯:高濕度區間(40% RH~98% RH)采用制冷除濕,實現高效除濕;低濕度區間(5% RH~40% RH)切換為轉輪除濕,確保低濕精度;濕度切換時,通過 PLC 控制系統同步調節兩種除濕模塊的工作狀態,實現無縫銜接;
東莞皓天優勢:開發 “濕度梯度控制算法",可預設 100 段濕度程序,切換時間縮短至≤40 分鐘(從 95% RH 降至 10% RH),且切換過程中溫度波動≤±0.5℃,避免樣品因溫濕度突變受損。
適用場景:小容積低濕長周期試驗(如 50L 容積、15% RH、1000 小時試驗),涉及行業包括醫療、精密制造,樣品類型如醫療植入器械、精密軸承;
工作邏輯:試驗初期,采用制冷除濕快速將濕度降至 20% RH;隨后啟動吸附除濕,利用吸附劑維持低濕度,同時關閉制冷系統,降低能耗;系統實時監測濕度,當濕度高于 18% RH 時,自動啟動制冷除濕輔助降濕,確保濕度穩定;
東莞皓天優勢:相比純轉輪除濕,能耗降低 40%;吸附劑采用 “可重復再生" 設計(通過設備內置加熱模塊再生),使用壽命延長至 1 年,減少更換頻率。
問題:若試驗腔內氣流循環不暢,易出現 “局部高濕區"(如角落、樣品遮擋處),導致除濕不均;
優化方案:采用 “上送下回" 氣流循環設計,配備高風壓離心風機(風壓≥200Pa)與導流板,使氣流在腔內形成均勻渦流,風速控制在 0.5~1.5m/s(避免風速過高損傷樣品),濕度均勻度提升至 ±2% RH 以內;
東莞皓天實踐:在 HT-SC 系列濕熱試驗箱中,通過 CFD 流體仿真優化導流板角度,使腔內不同位置濕度差≤1.5% RH,優于 GB/T 10586-2022《濕熱試驗箱技術條件》中 ±3% RH 的要求。
問題:傳統制冷系統采用單級壓縮,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如 80℃、95% RH),冷凝壓力過高,除濕效率下降;
優化方案:采用 “雙級壓縮制冷系統",搭配高效換熱器(換熱系數提升 25%)與電子膨脹閥(精準控制制冷劑流量),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制冷量提升 30%,除濕速率從 2kg/h 增至 2.6kg/h;
東莞皓天實踐:為某新能源企業定制的 HT-SC-1000 濕熱試驗箱(用于電池濕熱循環試驗),采用雙級壓縮制冷,在 60℃、95% RH 條件下,連續除濕 10 小時,腔內濕度穩定在 94% RH~96% RH,滿足電池標準 GB/T 31485-2015 要求。
操作要點:
樣品預處理:試驗前將樣品在常溫常濕環境下放置 24 小時,平衡樣品自身濕度,避免樣品帶入過多濕氣;
試驗腔檢查:關閉試驗箱門前,用干布擦拭腔內壁(去除冷凝水),檢查密封條是否完好(若密封條老化,需及時更換,防止外部高濕空氣滲入);
參數設置:根據樣品特性設置合理的除濕啟動時機(如先升溫至目標溫度,再啟動除濕,避免低溫下除濕結霜)。
操作要點:
實時監測:通過試驗箱觸摸屏或遠程監控系統(東莞皓天 HT-Cloud 系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