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分析儀作為生命科學、食品安全及臨床診斷的關鍵工具,其技術原理基于離子交換色譜與柱后衍生反應。原理層面,儀器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色譜柱分離氨基酸混合物,利用不同氨基酸與樹脂交換基團的親和力差異實現(xiàn)分離。隨后,分離后的氨基酸與茚三酮試劑在柱后反應器中混合,生成紫色或黃色化合物,通過可見光檢測器(570nm/440nm)檢測吸光度,結合朗伯-比爾定律實現(xiàn)定量分析。
技術演進方面,氨基酸分析儀經(jīng)歷了從手動操作到全自動化的跨越。早期設備依賴人工進樣與梯度洗脫程序,分析效率低且重復性差。現(xiàn)代儀器集成三梯度分離技術(溫度、濃度、pH梯度),顯著提升色氨酸等難分離組分的分離度;同時采用固態(tài)激光器等新型光源,推動檢測靈敏度進入皮摩爾級(低檢測限達3pmol)。智能化方面,內置壓力監(jiān)控、漏液報警及審計追蹤功能,符合21CFRPart11法規(guī)要求,軟件可自動識別色譜峰、計算回收率并生成電子簽名報告。
核心性能指標是衡量儀器優(yōu)劣的關鍵。現(xiàn)代氨基酸分析儀需滿足四大核心參數(shù):
檢測靈敏度:工作靈敏度達9pmol,可識別低至2.5pmol的茚三酮反應產(chǎn)物;
分離效果:平均分離度超過95%,確保復雜樣本中結構相似氨基酸(如谷氨酸與谷氨酰胺)的精準分離;
穩(wěn)定性:1納摩爾濃度下重復性誤差不超過0.5%CV,保障長期運行可靠性;
分析效率:單次樣本凈分析時間縮短至30分鐘,支持高通量檢測需求。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