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機性能測試、設備能效評估等場景中,磁滯測功機的測量精度直接決定數據可靠性。作為測量電機轉矩、轉速、功率的核心設備,其校準工作既是保障測試準確性的關鍵,也是符合 JJF(輕工)校準規范與 JB/T 7584.1 標準的硬性要求。本文結合專業規范與實操經驗,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校準流程,幫助用戶高效完成校準操作。 磁滯測功機對環境敏感度較高,需嚴格控制以下參數:
溫度與濕度:環境溫度需保持在(20±5)℃,相對濕度不超過 85% RH,避免因溫濕度劇烈波動影響傳感器精度。
電源穩定性:三相交流電源電壓應控制在(380±38)V,單相交流電源電壓為(220±22)V,電源頻率穩定在(50±0.5)Hz,防止電壓波動干擾電磁測量模塊。
外部干擾排除:校準區域需清潔無粉塵,遠離機械振動源、強電磁場及腐蝕性氣體,必要時搭建屏蔽裝置減少電磁干擾。
校準需配備符合精度要求的標準器具,具體清單及技術指標如下:
同時需檢查被校設備狀態:確認磁滯測功機各部件連接緊固,轉子轉動順暢無卡滯,顯示儀與控制器通電后無報錯信息,必要時松開運輸固定螺絲避免機械損傷。

測力桿長度校準:采用直接測量法,用通用卡尺對每根測力桿進行 3 次重復測量,取平均值作為實測值,按公式?=x-s 計算示值誤差(?為誤差值,x 為被校示值,s 為標準值),誤差需控制在 ±0.1% 以內。
砝碼質量校準:將標準砝碼置于電子天平上逐件測量,記錄實際質量與標稱值的偏差,確保偏差不超過 ±0.1%,不合格砝碼需及時更換。
這是常用的校準方法,原理基于轉矩公式 T=M?g?L(M 為砝碼質量,g 為重力加速度,L 為測力桿長度),具體步驟如下:
安裝校準治具:將天平梁或校棒水平安裝在測功機轉軸上,確保安裝牢固且無傾斜。
零點校準:將控制器鈕子開關撥至手動位置,調節勵磁電流至最大值,轉動 “調零" 電位器使轉矩顯示為零。
正向校準:按被測電機轉矩方向,在天平梁前端掛標準砝碼,調節 “右滿度" 電位器,使顯示值與理論轉矩值一致。
反向校準:取下前端砝碼重新調零,在天平梁另一端掛相同砝碼,調節 “左滿度" 電位器,確保反向轉矩顯示準確。
多量程校準:針對不同轉矩量程(如 0~0.1N?m、0~20N?m),分別選取 3 個以上校準點重復操作,確保各量程誤差均符合 ±0.1%~±0.5% 要求。
連接標準轉速表:將標準轉速傳感器對準測功機轉軸或同步輪,確保信號采集穩定。
梯度測試:通過控制器設置不同轉速檔位(覆蓋 0~35000r/min 范圍),待轉速穩定后記錄測功機顯示值與標準轉速表讀數,計算示值誤差,誤差需≤±0.1%。
采用功率標準表或功率標準源進行校準,步驟如下:
連接校準回路:將功率標準表串聯接入測功機供電回路,確保接線正確無誤。
參數測試:分別測試電壓(0.01~500V)、電流(0.1~20A)、功率(0.1~5000W)及頻率(50~65Hz)等參數,每個參數選取 3 個典型點進行測量。
誤差計算:對比測功機顯示值與標準表讀數,確保各項參數誤差均不超過 ±0.5%。
數據審核:整理校準原始記錄,填寫校準證書(參考 JJF(輕工)規范附錄格式),重點核查轉矩、轉速等核心參數的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不確定度評定:參考附錄 A 示例,從標準器具精度、環境波動、操作重復性等方面評估測量不確定度,確保校準結果可信度。
設備調整:若發現誤差超標,優先檢查校準治具安裝精度、砝碼質量及傳感器連接狀態,必要時聯系廠家進行傳感器校準或部件更換。
點擊聯系磁滯測功機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