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二維液相平臺為維生素 D 軟膠囊雜質分析領前沿
今年年初,國家衛健委發布《2024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再次將“維生素 D 缺乏"推至公共健康話題的前排。幾乎同一時間,多個社交平臺熱議“每日補充 400 IU 是否足夠"“深海魚油與 VD 同服安全性如何"“哪個品牌的 VD 產品性價比更高"。公眾的關注焦點迅速從“補多少"延伸到“補得純不純、穩不穩"。面對日趨嚴格的監管訴求與消費者的品質期待,制藥企業亟需用數據回應——軟膠囊中的維生素 D 及其有關物質,能否被精準、可重復、高效地測定?
安捷倫為您給出了一份“近似標準"的答案:基于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I 平臺的中心切割在線反相二維液相色譜法(RP x RP 2D-LC),首次在維生素 D 軟膠囊產品中實現維生素 D3、前維生素 D 與 5 種關鍵雜質的一次進樣、全分離、定量檢測,讓“極低含量"“極相似結構"“極易被基質掩蓋"的分析難題同時迎刃而解。

圖 1. 維生素 D3 及其有關物質化學結構
為什么傳統方法“難測準"?
維生素 D3 在光、熱條件下極易轉化為前維生素 D3、反式維生素 D3、速甾醇及光甾醇等同分異構體。這些雜質與主成分結構差異極小,紫外吸收特征又高度重疊;軟膠囊內容物常以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及魚肝油等基質為載體,高濃度甘油三酯導致強背景干擾。目前國外藥典或 25 版中國藥典對于 VD 復雜制劑中有關物質的檢測采用離線制備的方法,無論是正相還是反相制備,要么因樣品前處理步驟繁多而回收率波動,要么因基質共流出而分離度不足,最終使得“檢出"與“準確定量"之間始終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障礙"。
安捷倫 2D-LC:如何實現“測得準"
單中心切割在線二維液相的核心思路,是把“凈化"與“分離"在同一套系統中里按出峰順序完成:
初始階段,閥位置為 1-2,一維色譜柱完成維生素 D 制劑的樣品凈化,同時二維色譜柱流動相平衡;
轉移階段,閥位置為 6-1,一維色譜將含有維生素 D 及其有關物質的餾分轉移至捕集柱中;
二維分析階段,閥位置為 1-2,二維泵使用高比例的有機相的流動相將捕集柱柱上的樣品轉移至二維色譜柱進行分離,實現維生素 D 及其有關物質的分離和分析。

圖 2. 在線中心切割二維柱切換系統示意圖
數據背后的真相與價值

圖 3. 混合標準品溶液的第一維和第二維分離譜圖
(1.雜質 A;2.雜質 D;3.前維生素 D3;4.雜質 E;5.維生素 D3;6.雜質 C;7.雜質 B)

圖 4. 維生素 D 滴劑不同制劑樣品分析譜圖及二維分離放大譜圖(28min~70min)
1.雜質 A(impurity A)2.雜質 D(impurity D)3.前維生素 D3(pre-vitamin D3)4.雜質 E(impurity E)5.維生素 D3(vitamin D3)6.雜質 C(impurity C)
圖 3 是混合標準品的一維和二維色譜圖,圖 4 為維生素 D 軟膠囊新制樣品及加速 6 個月制劑樣品的譜圖。利用中心切割二維液相色譜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基質成分干擾,實現主成分和目標 5 個雜質成分的分離分析;通過對比加速穩定性測試樣品,可見雜質 D(反式-VD3)與雜質 E(速甾醇)的含量升高,該方法可實現維生素 D3 的 6 種主要有關物質的分析,除 25 版中國藥典規定的前 VD、反式 VD 和速甾醇之外,還增加了 EP 歐洲藥典中提到的異速甾醇和光甾醇等,為維生素 D3 制劑的質量標準提升及生產工藝優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從單品種應用到 2DLC 平臺化方案
維生素 D 軟膠囊有關物質分析檢測是安捷倫二維液相應用方案的“冰山一角"。安捷倫早已將二維液相方法拓展至不同領域: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安捷倫告訴您維生素 A、D、E 如何快速檢測

GB 5009.296-2023《食品中維生素 D 的測定》可以使用二維液相色譜及在線固相萃取-二維液相色譜技術啦

最新文章一網打盡 | 安捷倫 2D-LC 液相色譜中藥/天然產物應用快報(上篇)

最新文章步步登高 | 安捷倫 2D-LC 液相色譜中藥/天然產物應用快報(下篇)
結語
公眾對營養補充劑的信任,來自企業對質量控制的每一分投入;而每一次投入,都需要可靠、合規、可轉移的分析工具作為底座。安捷倫 1260/1290 Infinity III 二維液相平臺,用與國內外藥典同源的嚴謹與領先行業的分離度和靈敏度,為維生素 D 軟膠囊的雜質分析立下新的標桿——讓“熱搜"不再只是話題,而是成為推動標準升級、守護消費者健康的起點。
如需獲取詳細應用報告、方法參數及其他不同基質的分離結果,請在微信后臺回復留言,或聯系您當地的安捷倫銷售人員。我們期待與更多制藥、膳食補充劑、特醫食品及第三方檢測機構攜手,把“測得準"寫進行業共識,把“補得安心"送進千家萬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