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前沿丨高通量質譜 RapidFire 助力甲醛生物轉化,加速一碳生物制造
前沿丨高通量質譜 RapidFire 助力甲醛生物轉化,加速一碳生物制造
在“雙碳”目標與可持續制造需求的推動下,一碳(C1)分子(如甲醛、CO?、甲醇)的生物轉化成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它既能減少碳排放,又能將廉價碳源轉化為乙醇醛(GALD)、二羥基丙酮(DHA)等高附加值平臺化學品,為醫藥、材料等行業提供綠色原料。
一碳生物制造的工業化進程長期受限于關鍵酶(如乙醛酸合酶 GALS)催化效率低、缺乏高效篩選方法等瓶頸。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司同教授團隊在 ACS Synthetic Biology 發表的研究論文“Mass spectrometric screening for improving enzymatic conversion of formaldehyde into C2 and C3 products”[1],創新性地將安捷倫 RapidFire 高通量液質聯用技術與酶工程、自動化平臺結合,構建了一套“快速篩選-高效改造”的整合方案,成功突破了甲醛酶促轉化的篩選瓶頸,為一碳生物制造的酶工程改造提供了全新范式。
專家解讀:
一碳生物制造的“酶”瓶頸與技術破局
司同教授團隊長期聚焦合成生物學與酶工程領域,尤其在一碳代謝途徑改造、高通量篩選技術開發方面成果顯著。此次研究針對一碳生物制造的核心痛點展開:
“甲醛作為高活性 C1 中間物,可在 GALS 催化下縮合生成 C2(GALD)、C3(DHA)產物,但天然 GALS 催化效率低,且傳統篩選方法無法滿足大規模突變體優化需求——色譜法(HPLC/GC)定量準確但每樣本需 20 分鐘,分光光度法通量高卻易受結構相似分子干擾。”
團隊指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構建“優化宿主-高通量檢測-突變體篩選”的閉環體系:既要通過基因編輯減少宿主代謝干擾,更要開發兼具“高選擇性、高速度、準確定量”的檢測技術。而安捷倫 RapidFire 液質聯用技術的引入,恰好為高通量篩選提供了核心工具支撐。
研究挑戰:
從“底物浪費”到“篩選低效”多重困境
在正式開展 GALS 改造前,團隊面臨三大核心挑戰,這些也是一碳生物制造領域的共性難題:
宿主內源代“搶底物”,目標產物產率低
大腸桿菌作為常用的微生物底盤,其內源基因(如 frmA、dhaK)會將甲醛(FALD)轉化為副產物甲酸(FA),導致底物浪費——野生型菌株中 FA 積累量高,GALD 產量僅 97.6mg/L,且 DHA 因與 FA 色譜峰重疊,難以準確定量。
傳統篩選方法“兩難全”,無法支撐酶改造
色譜法(HPLC):雖能準確區分 GALD、DHA 與 FA,但單次分析需 20 分鐘,若要篩選上百個 GALS 突變體,耗時長達數天,效率極低;
分光光度法:雖能實現 96 孔板高通量檢測,但 GALD、DHA 的檢測依賴不同顯色反應,且甲醛殘留會導致 DHA 檢測干擾率高達 48.5%,定量準確性差。
GALS 突變體“大海撈針”,需兼顧通量與準確性
GALS 的催化活性與 7 個關鍵氨基酸殘基(Ser26、Gly109 等)密切相關,要實現酶活性提升,需構建覆蓋這些位點的飽和突變庫(約 133 種突變體)。傳統方法要么“慢得無法篩選”,要么“不準得篩錯方向”,難以高效找到優勢突變體。
RapidFire 技術:
10 秒/樣本!高通量液質聯用破解篩選困局

圖1. 安捷倫 RapidFire 400 高通量液質聯用系統
為突破上述瓶頸,團隊將安捷倫 RapidFire 400 高通量液質聯用系統作為核心檢測工具,結合化學衍生、自動化平臺,打造了一套針對 GALS 突變體的高通量篩選方案(圖 2),從“速度、選擇性、準確性”三個維度解決傳統方法的痛點:
化學衍生+MRM 模式:消除干擾,準確定量
針對 GALD、DHA 分子量小(易受基質干擾)的問題,團隊采用 10mM MBTH(3-甲基-2-苯并噻唑腙鹽酸鹽)對樣品進行衍生化處理——MBTH 可與 GALD、DHA 特異性結合,形成穩定的衍生物(GALD-MBTH:m/z 222→177;DHA-MBTH:m/z 252→177)。
通過安捷倫 6470 三重四極桿質譜的多反應監測(MRM)模式,可精準捕捉目標衍生物的特征離子,徹底消除甲醛、甲酸等雜質的干擾,定量準確性與 HPLC 相當(R²>0.998)。
在線 SPE+自動化:10秒/樣本,通量提升 120 倍
安捷倫 RapidFire 系統的在線固相萃取(SPE)功能是高通量的核心:系統可自動完成“樣品上樣-溶劑洗滌-分析物洗脫-質譜檢測”全流程,無需手動前處理;同時省去傳統 HPLC 的色譜分離步驟,將單次樣品分析時間從 HPLC 的 20 分鐘壓縮至 10 秒,通量提升 120 倍。
即使對 96 孔板的突變體樣品進行批量分析,也能在 1 小時內完成所有檢測,大幅縮短篩選周期。
與自動化平臺兼容:實現“克隆-篩選-分析”全流程無人化
團隊將 RapidFire 液質系統與機器人生物鑄造廠(Robotic Biofoundry)對接:機器人自動完成 GALS 突變庫構建(PCR、吉布森組裝)、大腸桿菌轉化、全細胞催化,隨后直接將上清液送入 RapidFire 系統檢測——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既避免人為誤差,又進一步提升篩選效率。

圖2. 基于 RapidFire MS 的 GALS 突變體自動化高通量篩選方案
高通量帶來的“雙重突破”:
從高效突變體到工業化潛力
借助 RapidFire 技術的高通量優勢,團隊成功完成了 GALS 突變庫的篩選與改造,實現了“酶性能提升”與“一碳轉化效率優化”的雙重突破:
快速篩選到“超優”GALS 突變體
針對 GALS 的 7 個關鍵殘基,團隊構建了 117 個有效突變體,通過 RapidFire 系統快速篩選,最終獲得 2 個性能顯著提升的突變體:
G109I 突變體:生成 GALD 的催化常數(kcat)較野生型提高 3.7 倍,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可催化更多甲醛轉化為 C2 產物;
G109F 突變體:對 DHA 的米氏常數(Km)降低 5 倍(從 351.1mM 降至 72.2mM),對底物親和力大幅提升,產物分布向 C3(DHA)偏移。
這些突變體的獲得,為一碳生物制造提供了高效酶元件,直接推動甲醛轉化效率提升。
建立可推廣的“一碳酶改造”范式
更重要的是,團隊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驗證了突變機制:如 G109F 突變會縮小 GALS 活性口袋體積(減少 66.88 ų),增強與反應中間體的結合穩定性,從而偏向 DHA 生成——這一機制為其他一碳轉化酶(如甲醛裂合酶、甲醇脫氫酶)的改造提供了理論指導。
同時,RapidFire 系統的寬線性檢測范圍(GALD:1.56-250 mg/L;DHA:1.56-500 mg/L)可覆蓋不同突變體的產物濃度,無需頻繁稀釋樣品,進一步保障了篩選的穩健性。
技術啟示:
RapidFire 助力合成生物學“快迭代”
司同教授團隊的研究不僅解決了 GALS 改造的篩選問題,更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高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
在一碳生物制造、天然產物合成、工業酶改造等領域,“快速篩選”是加速成果轉化的關鍵——安捷倫 RapidFire 液質聯用技術憑借“秒級的速度、準確定量的選擇性、自動化兼容能力”,可成為連接“突變體構建”與“性能優化”的核心橋梁。
未來,隨著該技術與 AI 設計、自動化平臺的進一步融合,有望實現“突變體設計-篩選-機制解析”的全流程智能化,推動一碳生物制造、醫藥中間體合成等領域的工業化進程加速落地。
參考文獻:
Luo Y, Fu L, Chen J, et al. Mass spectrometric screening for improving enzymatic conversion of formaldehyde into C2 and C3 products[J]. ACS Synthetic Biology, 2025, 14(10): 2718-272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