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生理研究、農業生產優化及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精準測量植物光合作用狀態是核心需求之一,而穩態光合作用作為反映植物光合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指標,其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與應用方案的科學性。FS-3080H 光合作用測定儀憑借多參數同步監測、高精度傳感器配置及智能化操作設計,成為攻克穩態光合作用測量難題的專業儀器,本文將從儀器技術特性、穩態測量操作流程及應用價值三方面,深入解析其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核心優勢。

儀器連接與檢查:首先完成主機與葉室的連接,將帶紅、綠標識的氣管對應接入主機紅、綠色接口并旋緊螺母,航空插頭(針)紅點對準主機接口紅點推入,聽到 “咔噠" 聲即連接到位;緩沖瓶需放置在測量位置 8-10 米外的上風口,連接管插入主機 “Air Inlet" 接口,避免人體呼吸、氣流擾動對進氣參數的影響。同時檢查葉室密封膜是否完好,若有破損或污漬需及時更換,防止漏氣或光照強度偏差。
儀器預熱:打開主機右側電源鍵,系統啟動后進入預熱階段。環境溫度≥20℃時,預熱 5-10 分鐘;環境溫度<20℃時,延長預熱至 20 分鐘左右,直至 CO?濃度在小范圍(±5ppm 內)波動,表明傳感器進入穩定工作狀態,可開始后續操作。預熱過程中需保持儀器處于通風、無陽光直射環境,避免溫度驟變影響傳感器性能。
基礎參數配置:進入儀器功能界面,選擇 “開路測量" 模式(穩態測量模式),點擊 “參數設置" 輸入試驗名稱,設定葉面積(根據所選葉室尺寸,如 30×20mm 葉室對應 6cm2,若葉片未占滿葉室,需按比例估算實際葉面積)、氣泵流量(通常設定為 500-800mL/min,具體根據葉室大小調整,確保葉室內氣體交換充分);氣孔比默認 0.500,可根據植物類型(如 C3、C4 植物)參考附錄文獻數據調整,提高計算精度。
光照與誘導設置:若使用紅藍光源,點擊 “PARin" 設定目標光強(如自然光照條件下測量,可關閉光源,以環境光合有效輻射 PARout 為準),并根據植物生長環境設定光誘導時間 —— 室外光照良好的植物,光誘導時間可設為 10-15 分鐘;室內弱光環境下的植物,需延長至 20 分鐘以上,確保植物光合系統適應光照條件,進入穩態反應階段。
穩態判斷標準:打開氣泵,將葉片放入葉室并夾緊,觀察屏幕顯示的光合速率(A)、蒸騰速率(E)及 CO?濃度差值(ΔCO?)。當光合速率波動范圍≤5%、蒸騰速率波動范圍≤10%,且 CO?濃度差值穩定(如開路測量中,進氣 CO?濃度與出氣 CO?濃度差值保持恒定),持續 3-5 分鐘,表明植物進入穩態光合作用階段。
數據采集與保存:確認穩態達成后,點擊 “ENT" 鍵開始數據記錄,儀器將根據設定的測量時間(建議單次測量時間 5-10 分鐘,確保數據代表性)和記錄次數自動采集數據。測量過程中需避免觸碰儀器、葉室,防止氣流擾動或葉片位置變化;若出現異常數據(如光合速率驟升驟降),需檢查葉室氣密性、光源穩定性等,排除干擾后重新測量。測量完成后,數據自動保存為 Excel 格式,可通過 USB 線連接電腦導出,便于后續分析。
三、數據處理與應用場景:解鎖穩態光合研究的多元價值
在應用場景上,FS-3080H 光合作用測定儀可覆蓋多領域需求:在農業領域,用于篩選高光效作物品種、優化施肥與灌溉方案,例如通過測量不同施肥量下作物的穩態光合速率,確定最佳施肥濃度;在園藝領域,可監測溫室作物在不同溫光條件下的穩態光合狀態,指導溫室環境調控;在生態領域,用于研究植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穩態光合特性,分析氣候變化(如 CO?濃度升高、溫度變化)對植物光合系統的影響;同時,儀器也適用于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植物生理教學與科研實驗,為學生提供直觀的穩態光合作用測量實踐平臺。
四、使用注意事項:保障儀器性能與測量精度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