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摻假檢測:鑒知 SR系列光纖光譜儀發力
一、蜂蜜市場的 “甜蜜陷阱" 與檢測困境
蜂蜜作為天然營養食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摻假問題卻屢禁不止 —— 不法商家常以玉米糖漿、大米糖漿、高果糖漿等廉價糖漿冒充蜂蜜,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更擾亂市場秩序。
傳統蜂蜜摻假檢測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譜法、穩定碳同位素比值法)存在明顯局限性:
· 耗時久:單次檢測需 3-6 小時,無法滿足批量樣本快速篩查;
· 成本高:核心設備單價超 50 萬元,配套試劑與維護費用昂貴;
· 門檻高:依賴專業人員與實驗室資質,在基層及欠發達地區難以普及。
快速、低成本、易操作的檢測方案,成為破解蜂蜜摻假難題的關鍵。
二、熒光光譜技術:精準識別摻假的核心原理[1]
熒光光譜法通過捕捉蜂蜜與摻假糖漿的熒光特性差異實現快速鑒別,核心依據兩大關鍵差異:
1、頂點波長差異:以 370nm 為激發波長,純蜂蜜熒光發射峰頂點波長典型值 468nm(符合 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玉米糖漿、大米糖漿等摻假原料典型值 442nm(參照 GB/T 20882-2017《淀粉糖》),二者存在 26nm “藍移" 差;
2、倍頻峰(FDP)強度差異:740nm 處,純蜂蜜 FDP 強度約為純糖漿的 10 倍。依據 SN/T 0852-2012《進出口蜂蜜檢驗規程》,當摻假比例≥10% 時,FDP 強度較純蜂蜜標準值(參考 NIFDC 數據庫)下降≥30%,可直接作為判定依據。
三、檢測流程:三步完成快速篩查
無需復雜預處理,經 1 小時培訓即可操作:
1. 樣本準備:10g 蜂蜜 + 10mL 去離子水,渦旋振蕩 3 分鐘制成待測液;
2. 光譜采集:將待測液倒入石英比色皿,設定激發波長 370nm、發射波長 385-800nm,1 分鐘內完成采集并獲取 FDP 數據;
3. 結果判斷:若頂點波長向 442nm 藍移,且 FDP 強度下降≥30%,即判定摻假(比例≥10%),符合國家檢驗規程要求。
四、鑒知技術光譜儀:適配蜂蜜摻假檢測的硬件支撐
鑒知技術高性能背照式光纖光譜儀(SR 系列)為技術落地提供核心硬件保障:
(一)核心適配性優勢
1. 光譜范圍全覆蓋:推薦型號 SR100B-G21(200-1100nm)、G23(200-875nm)、G24(350-1025nm),完整捕捉 442nm、468nm 頂點波長及 740nm FDP 信號,同系列 G28 因無法覆蓋 740nm 不適用;
2. 分辨率精準識別:G21(分辨率 2.2nm)、G23(分辨率 1.0nm),遠高于 26nm 波長差異需求,確保檢測準確性。
(二)推薦型號參數表


(三)落地價值
· 基層場景:僅需 1 臺光譜儀 + 配套耗材即可搭建簡易檢測站,設備成本遠低于傳統色譜儀;
· 生產場景:可集成至蜂蜜生產線質檢環節,從源頭把控純度(符合 GB 14963-2011),助力品質管控。
五、應用前景:全場景守護蜂蜜品質
目前,依托鑒知 SR 系列光譜儀的熒光檢測方案,已在云南、新疆等蜂蜜主產區基層監管試點應用,累計篩查樣本超 500 份,精準識別高果糖漿、甜菜糖漿等摻假類型。
參考文獻:
[1]Yan, S.; Sun, M.; Wang, X.; Shan, J.; Xue, X. A Novel, Rapid Screening Technique for Sugar Syrup Adulteration in Honey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ods 2022, 11, 2316.
[2]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
[3]GB/T 20882-2017《淀粉糖》
[4]SN/T 0852-2012《進出口蜂蜜檢驗規程》
[5]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蜂蜜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指南》
[6]《蜂蜜摻假檢測技術規范(試行)》
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