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凈化水質、保護環境的重任。然而,在污水處理的復雜過程中,由于有機物的厭氧分解、化學藥劑的使用以及密閉空間作業等因素,會產生并積聚多種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這些氣體不僅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可能對設備運行和周邊環境造成潛在危害。因此,對污水處理廠內的氣體進行常態化、精細化檢測,是保障人員健康、確保生產安全、維護生態平衡的關鍵環節。它如同隱形的防線,默默守護著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轉和周邊社區的安寧。
污水處理廠的環境復雜多變,可能存在的危險氣體種類繁多,遠不止常見的幾種。除了硫化氫、一氧化碳、氨氣、甲烷和氧氣濃度異常外,還需警惕二氧化碳、氯氣、二氧化氯乃至氰化氫等多種潛在威脅。這些氣體各自具有獨特的理化性質和危害特性,其濃度一旦超出安全閾值,便可能引發中毒、窒息、火災甚至爆炸等嚴重事故。全面了解并識別這些氣體,是構建有效氣體檢測體系的基礎。
| 氣體名稱 (化學式) | 主要特性 | 產生源 | 主要危害 | 國標限值 (參考標準) |
| 硫化氫 (H?S) | 無色、臭雞蛋味、劇毒 | 有機物厭氧分解 | 神經毒性、黏膜刺激、呼吸困難、死亡 | MAC: 10 mg/m3 (GBZ 2.1-2019) |
| 一氧化碳 (CO) | 無色、無臭、無味、有毒 | 污水/污泥處理過程逸出 | 碳氧血紅蛋白血癥、細胞缺氧、危害多器官、致死 | PC-TWA: 20 mg/m3 (GBZ 2.1-2019) |
| 氨氣 (NH?) | 強刺激性氣味 | 含氮有機物分解 | 灼傷呼吸道 | PC-TWA: 0.3 mg/m3 (GBZ 2.1-2019) |
| 甲烷 (CH?) | 無色、無味、易燃易爆 | 厭氧發酵 | 火災爆炸風險、窒息 | 一級低報警: ≤25%LEL;二級高報警: ≤50%LEL (GB/T 50493-2019) (LEL: 5%VOL 或 50000 ppm) |
| 氧氣 (O?) | 無色、無味、維持生命 | 環境空氣 | 濃度過低致窒息;濃度過高增火災爆炸風險 | 19.5%~21% (體積分數);富氧不大于23.5% (GB 30871-2022) |
| 二氧化碳 (CO?) | 無色、無味、非可燃 | 有機物分解、生物呼吸 | 窒息、酸中毒、多器官影響、神經功能紊亂 | PC-TWA: 1800 mg/m3 (GBZ 2.1-2019) |
| 氯氣 (Cl?) | 黃綠色、刺激性氣味、劇毒 | 消毒過程逸出 | 強烈刺激呼吸道、眼睛、皮膚、致死 | MAC: 1 mg/m3 (GBZ 2.1-2019) |
| 二氧化氯 (ClO?) | 黃綠色、刺激性氣味、不穩定 | 消毒過程逸出 | 刺激呼吸道、眼睛、皮膚、肺水腫 | PC-TWA: 0.3 mg/m3 (GBZ 2.1-2019) |
| 氰化氫 (HCN) | 無色、苦杏仁味、劇毒 | 污水中氰華物酸性條件生成 | 抑制細胞呼吸、窒息、致死 | MAC: 0.3 mg/m3 (GBZ 2.1-2019) |
| 揮發性有機物 (VOCs) 及惡臭物質 | 種類繁多、易揮發、部分有刺激性氣味 | 有機物降解、工業廢水、消毒副產物 | 刺激呼吸道、眼睛、致癌、致畸、不適 | 參照 GB 14554-93, GB 37822-2019 等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