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復合材料因其高比強度、高比模量及出色的耐疲勞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體育器材等gao端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這種材料層與層之間的結合強度——即層間性能,往往是其力學性能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受到垂直于層合方向的力時,極易發生分層(剝離)破壞,從而導致結構失效。
因此,精確評估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層間斷裂韌性,對于材料研發、質量控制和結構安全設計至關重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種常用的測試方法——層間斷裂(剝離)測試,幫助大家深入理解其原理與操作。
一、測試原理
層間斷裂測試,其核心目的是測量復合材料層合板的I型層間斷裂韌性(GIC)。I型斷裂也稱為張開型斷裂,是最常見且危險的破壞形式。
測試通常采用雙懸臂梁(DCB)試樣。其基本原理是:預制了初始裂紋的矩形試樣,在兩端施加一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使試樣如同兩根懸臂梁一樣被“撕開"。隨著載荷增加,裂紋會沿著層間擴展。通過連續記錄載荷和裂紋張開位移,我們可以繪制出載荷-位移曲線。結合特定的數據模型,即可計算出層間斷裂韌性GIC值,該值代表了材料抵抗分層裂紋擴展的能力。
二、測試標準
ASTM D5528 -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模態I層間斷裂韌性標準試驗方法》
ISO 15024 - 《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材料——模態I層間斷裂韌性GIC的測定》
三、檢測設備與條件
1、KZ-68SC-05XY萬能材料試驗機
2、定制工裝夾具
上夾具: 為定制工裝,專門設計用于牢固夾持DCB試樣的上臂。
下夾具: 采用雙邊鎖緊夾具,同樣用于夾持試樣下臂。這種雙邊設計確保了受力均勻,防止試樣在夾持處打滑或損壞。
3、視頻引伸計
與傳統接觸式引伸計不同,視頻引伸計通過非接觸式光學測量,實時追蹤裂紋jian端的張開位移。它能更精確地測量裂紋長度和張開位移,避免了接觸測量對試樣造成的干擾。
4、試驗條件
樣品名稱: 碳纖維復合材料
試驗溫度: 室溫 (23±2°C)
試驗速度: 5 mm/min (該速度在標準推薦范圍內,能保證裂紋穩定擴展,而非瞬間斷裂)
四、測試流程
1、試樣制備: 依據標準,從碳纖維復合材料板上切割出規定尺寸的矩形DCB試樣。在試樣的一端嵌入一層薄薄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以預制一個初始裂紋。在試樣兩側拋光并標上精細的刻度線,便于視頻引伸計識別和追蹤裂紋長度。
2、設備安裝與校準
將定制的上、下夾具分別安裝到拉力試驗機的橫梁和基座上。
安裝并校準視頻引伸計,確保其視野清晰,能準確捕捉試樣上的刻度線。
3、裝夾試樣
小心地將DCB試樣的上、下臂分別裝入上、下夾具中,確保試樣對中,且初始裂紋與加載線對齊。均勻擰緊夾具,避免過緊壓碎試樣。
4、開始測試
在控制軟件中設置測試參數,包括試驗速度(5mm/min)和終止條件(如載荷下降至峰值的一定百分比或裂紋擴展至一定長度)。
啟動試驗機,橫梁將以恒定速度向上移動,對試樣施加剝離力。視頻引伸計同步開始工作,記錄載荷、位移及實時的裂紋長度。
5、數據采集與處理
試驗軟件會自動記錄整個過程中的載荷-位移數據,并生成曲線。
測試結束后,根據標準(如ASTM D5528推薦的修正梁理論法、柔度法等)將采集到的載荷、位移和裂紋長度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得到材料的I型層間斷裂韌性GIC值。
6、結果分析
觀察載荷-位移曲線的形狀,可以判斷裂紋擴展的穩定性(如是否出現“粘滑"現象)。
計算出的GIC值是評價該批次碳纖維復合材料抗分層性能的關鍵指標。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有關于碳纖維復合材料層間斷裂測試相關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碳纖維復合材料層間斷裂測試方法、測試視頻和測試規范,萬能材料試驗機規格型號、使用說明、操作規程、期間核查作業指導書和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電子萬能試驗機檢定規程、操作視頻、使用方法、和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材料拉力試驗機誤差范圍,維修視頻教程,加溫爐、曲線圖、維修方法和操作視頻等問題,歡迎您關注我們,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科準測控技術團隊,為您免費解答!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