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制造領域,晶片電極表面的質量直接影響器件性能與良率。金相顯微鏡憑借其高分辨率、大視場、多成像模式以及相對較低的成本,成為晶片電極表面缺陷檢測的得力工具。以下是金相顯微鏡在晶片電極表面缺陷檢測中的一些典型應用場景。
(一)硅晶圓金屬電極層檢測
●背景:硅晶圓在制造晶體管、二極管等器件時,表面會沉積金屬層作為電極。
●檢測需求:金屬層的均勻性、是否存在劃痕、凹坑、顆粒等缺陷。

晶片表面
●明場觀察:快速獲取金屬電極層的整體形貌,檢查是否有大的劃痕或凹坑。

●暗場觀察:高對比度檢測金屬層上的微小顆粒和裂紋,這些缺陷在暗場下呈現亮斑,易于識別。

晶片暗場下觀察
●微分干涉(DIC):測量金屬層表面的臺階高度和粗糙度,評估電極層的平整度,確保其滿足后續工藝要求。

二)功率器件厚鋁電極檢測
●背景:功率器件如IGBT、MOSFET等,其電極通常較厚且電流承載能力要求高。
●檢測需求:厚鋁電極的完整性、是否存在裂紋、孔洞以及鋁層的致密性。
●金相顯微鏡應用:

●高倍率觀察:使用50×或100×物鏡,清晰觀察厚鋁電極的晶粒結構和晶界,檢查晶界處是否有裂紋或孔洞。

●偏振光觀察:分析鋁層的應力情況,應力集中可能導致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失效,偏振光下應力區域呈現雙折射現象,便于識別。
●圖像拼接:對大面積電極區域進行圖像拼接,快速獲得整個電極層的完整圖像,全面評估電極質量。
(三)LED芯片電極檢測
●背景:LED芯片的電極負責電流注入,其質量影響LED的光效和壽命。
●檢測需求:電極的清晰度、是否有短路風險、電極邊緣是否整齊以及是否存在污染物。
●金相顯微鏡應用:

蔡康MCK-40MC金相顯微鏡
●高分辨率成像:清晰觀察LED芯片電極的精細圖案,檢查電極線條是否有毛刺、斷裂或橋接現象,這些缺陷可能導致芯片短路或電流分布不均。
●測量功能:精確測量電極的寬度和間距,確保其符合設計規格,避免因尺寸偏差導致的性能問題。
(四)射頻器件金電極檢測
●背景:射頻器件如射頻放大器、濾波器等,其電極通常采用金材料以保證良好的導電性和抗氧化性。
●檢測需求:金電極的連續性、表面粗糙度以及是否有金層脫落。
●金相顯微鏡應用:
●暗場和DIC結合:在暗場下快速發現金層脫落區域,這些區域在暗場下呈現明顯的暗斑;DIC模式下觀察金層表面的微觀起伏,評估表面粗糙度,確保其滿足射頻信號傳輸的低損耗要求。
●高倍率細節觀察:檢查金電極的邊緣是否整齊,是否有金層翹起或剝離現象,這些缺陷可能導致器件在高頻信號作用下性能下降或失效。

(五)晶圓級封裝(WLP)凸點電極檢測
●背景:晶圓級封裝技術在晶圓上直接制作凸點作為電極,實現芯片與外部電路的連接。

●檢測需求:凸點的形狀、尺寸、表面缺陷以及是否有空洞。

●金相顯微鏡應用:

蔡康MCK-40MC金相顯微鏡搭配光學冷熱臺
●3D成像功能(部分金相顯微鏡具備):獲取凸點的三維形貌,精確測量凸點的高度和直徑,確保其符合封裝要求。
●高倍率觀察:檢查凸點表面是否有劃痕、凹坑等缺陷,這些缺陷可能影響凸點與基板的結合強度。
●透射光觀察(對于透明晶圓):觀察凸點內部是否有空洞,空洞在透射光下呈現亮點,便于及時發現和剔除不合格凸點,提高封裝良率。
結語
金相顯微鏡在晶片電極表面缺陷檢測中發揮著的作用,從常規的硅晶圓金屬電極的射頻器件金電極,再到晶圓級封裝凸點電極,都能提供高效、準確的檢測解決方案。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金相顯微鏡也在不斷升級,如更高的分辨率、更多的成像模式以及與其他分析技術的聯用,將持續為晶片電極質量檢測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助力半導體產業提升良率和可靠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