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干細胞實驗室施工:避免交叉污染的 2 個關鍵階段
閱讀:108 發布時間:2025-10-27
干細胞實驗室施工中避免交叉污染,核心是在設計規劃、施工建造、驗收交付三個階段建立全流程 “防污染屏障",每個階段需聚焦干細胞實驗的特殊性(如細胞敏感性、無菌要求高),具體關鍵要點如下:
一、設計規劃階段:從源頭定 “隔離邏輯",避免先天缺陷
這是避免交叉污染的 “基礎關",需圍繞 “人流、物流、氣流" 三不交叉原則,提前劃定污染邊界:
功能分區:按 “潔凈梯度 + 風險等級" 嚴格隔離
必須劃分 “非潔凈區(辦公 / 樣品接收)→ 潔凈輔助區(更衣 / 緩沖)→ 核心實驗區(細胞制備 / 培養 / 檢測)→ 廢棄物處理區" 四級區域,且各區物理隔斷(用彩鋼板隔墻,板縫密封),禁止開放式布局;
核心實驗區需細分:干細胞制備間(萬級 + 局部百級)、細胞培養間(萬級)、微生物檢測間(萬級),不同功能間用互鎖氣密門分隔,避免細胞制備時的氣溶膠污染培養環境;
動線設計:人流、物流、廢物流 “三流分離"
人流:非潔凈區→一更(脫外衣)→二更(穿潔凈服)→風淋→緩沖→核心區,且不同潔凈等級區域的更衣間獨立(如萬級區與十萬級區不共用更衣間),禁止 “從核心區直接返回非潔凈區" 的折返動線;
物流:原料(如培養基、血清)經傳遞窗(紫外線 + 臭氧雙重消毒)進入潔凈區,細胞樣品用專用密閉轉運箱(維持 2-8℃恒溫)傳遞,禁止人員攜帶物料穿越不同區域;
廢物流:核心區產生的感染性廢物(如細胞培養廢液、污染耗材)經專用傳遞窗(帶消毒功能)送至廢棄物暫存區,不與潔凈物料傳遞通道共用。
氣流與壓差:建立 “高潔凈區正壓、污染區負壓" 梯度
核心實驗區(萬級)相對緩沖間維持 + 8~+10Pa 正壓,緩沖間相對更衣區維持 + 5Pa 正壓,非潔凈區相對室外維持 + 3Pa 正壓,通過 “送風量>排風量" 阻止外部污染空氣倒灌;
微生物檢測間、廢棄物暫存區需維持 - 3~-5Pa 負壓(排風量>送風量),設獨立排風系統(不與核心區共用),避免檢測時的微生物氣溶膠、廢棄物異味擴散。
二、施工建造階段:控 “細節污染",杜絕施工殘留
這是避免交叉污染的 “執行關",需嚴控材料選擇、施工工藝,避免因建造缺陷留下污染隱患:
材料選型:優先 “無縫、無菌、耐腐蝕",拒絕易污染材質
圍護材料:墻面 / 吊頂用 50mm 厚巖棉彩鋼板(表面環氧樹脂涂層,無顆粒脫落),板縫用食品級硅酮膠密封(避免積塵、漏風),禁止用普通乳膠漆(易開裂、脫落,污染細胞);
地面材料:核心區鋪無縫 PVC 卷材(耐磨、耐消毒,焊接縫熱熔處理,無接縫死角),或環氧自流平地坪(表面光滑,可耐受 75% 酒精、過氧化氫等消毒試劑),地面向地漏設 3‰坡度(防積水滋生微生物);
施工工藝:避免 “二次污染",嚴控潔凈施工
潔凈區施工需 “先外后內":先完成非潔凈區裝修,再進入潔凈區施工,施工人員需穿臨時潔凈服、戴鞋套,工具進入前用酒精消毒;
管線安裝:水電、通風管線需隱蔽敷設(走吊頂 / 地面夾層),穿墻處用防火密封膠密封(防漏風、積塵),禁止管線在核心實驗區裸露(易積塵、難清潔);
清潔與保護:施工過程中每日清潔,完工后用吸塵器(帶 HEPA 過濾)清理灰塵,再用過氧化氫霧化消毒(覆蓋所有角落),避免施工殘留的灰塵、纖維污染細胞。
設備安裝:精準定位,避免干擾氣流
生物安全柜需遠離通風口、門(避免氣流干擾),柜前預留≥80cm 操作空間,安裝后需做 “氣流完整性測試";
細胞培養箱、離心機等設備需水平安裝,與墻面間距≥50cm(方便散熱、清潔),設備接地電阻≤4Ω(防漏電,避免電流干擾細胞生長)。
綜上,二個階段需環環相扣:設計階段定 “隔離框架",施工階段控 “細節污染",驗收階段驗 “實效長效",最終實現干細胞實驗全流程 “無交叉污染、無環境干擾、無操作失誤",保障干細胞的活性與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化工儀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