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譜儀關鍵應用:從基礎研究到工業檢測
有機化合物結構分析:
共軛體系鑒定:通過吸收峰位置(如210-250nm的K帶、260-300nm的B帶)判斷分子中是否存在共軛雙鍵或芳香環。
異構體區分:例如,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無共軛,204nm弱吸收)與烯醇式(共軛,245nm強吸收)可通過光譜差異鑒別。
金屬絡合物研究:
電子轉移躍遷:配體-金屬中心離子(LMCT)躍遷產生強吸收峰(紫外區),用于研究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的結合模式。
d-d躍遷:中心離子d軌道間躍遷(可見光區),其波長與強度反映絡合物顏色及對稱性。
納米材料表征: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貴金屬納米粒子(如金、銀)在紫外-可見區產生特征吸收峰,峰位與粒子尺寸、形貌相關。例如,球形金納米粒子在520nm附近有強吸收,可通過Mie理論計算粒徑分布。
藥物分析:
含量測定:利用標準曲線法測定藥物活性成分濃度,如維生素B12在361nm和550nm處的雙峰吸收。
純度檢查:檢測藥物中的雜質吸收峰,確保符合藥典標準。
環境監測:
大氣污染物檢測:通過差分吸收光譜技術(DOAS),利用285nm與578nm波長吸光度對比,實時監測煙氣中SO?濃度。
水質分析:檢測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如Cr??在350nm處的特征吸收)或有機污染物(如苯系物在200-250nm的吸收)。
材料科學:
光學特性測試:配置積分球附件后,可測量固體、薄膜、粉末等樣品的透射率、反射率及散射率,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吸收系數、禁帶寬度等參數。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