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威海環宇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罐中罐”是干什么用的
“罐中罐”是干什么用的
所謂“罐中罐",全稱是WS-Ⅱ型水力旋液型均質、除油、沉淀、調節罐。就是在污水調節罐的內部加入一個包括水力旋液分離區和沉淀分離區的腔室(即內罐);在腔室內將水力旋液分離器、自動撇油器和沉淀錐斗連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再通過內、外罐的虹吸連通管系、周邊出水布水堰槽、層流穿孔排水管系、傾斜排泥管系等,成為組合式的一體化裝置。
“罐中罐"的構造簡圖見下圖:
A:進水口 B: 出水口C: 蒸汽管口D: 排泥口E: 溢流口Y: 排油口
上游裝置來的原料污水首先通過變徑的污水輸送管進入到腔室(內罐)的水力旋流分離區,在水力旋液分離區的一個多管束水力旋液分離器內產生高速旋轉,利用油和水的不同密度差產生不同的離心力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由于液體在旋流器中可產生二次上升液流,所以,不但可對互不相溶的油水進行分離,還可對液體中的固相產生更大的沉降效果,實現對污水進行三相分離的目的。
經過水力旋液分離后的油相上浮到內罐的頂部,由設置在內罐中的一臺自動撇油裝置將油排至外部污油收集罐。
收油時,污水調節罐內罐的液位始終保持較高的恒定水位。水力旋液分離組合裝置下部排出水及固相物,在沉淀分離區內,利用液體的層流態和折流布水,使下部排出水中的固相物得到更好的沉降分離。
被沉降下來的固相物(罐底油泥)在沉降區的錐斗內利用水壓的作用可隨時通過手動或自動閥門排出。整個內罐的運行方式為上部進水,周邊虹吸管排水。
內罐中經旋液除油處理后的污水,通過四周均布的虹吸連通管進入外罐,在外罐內再通過預先設置的布水折流,碰撞聚合等流動狀態下的分離過程,可使出水的油含量穩定在100mg/l以下。
旋流除油器是密閉的壓力容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油與水的密度差而產生的離心力場不同進行油水分離,特點是分離速率比常用的靜置分離要快幾十倍。
但其內部結構各有不同。結構比較簡單的旋流除油器,內部僅僅是一個裝有旋流管的旋液分離器,液體在旋液分離器中依靠液力流動產生高速旋轉,進而由于油與水產生不同的離心力場被分離。
而另一種能夠更進一步除去細小油珠的旋流除油器,則在一個壓力容器中組合有三個腔室,即旋液分離腔、波紋板聚結腔和粗粒化腔,液體在經過第一部旋流分離后,靠壓力自動流入采用不銹鋼材料經特殊制作的W型波紋板聚合器中。
在此聚合器中經過曲折的流道后,液體在實現層流的同時達到均勻布水的目的,從而可將大部分大于30微米以上的浮油聚合分離。最后進入粗粒化腔,經過特殊加工、用各種不同規格不銹鋼螺旋網復合制作的粗粒化濾芯元件,將更細小的油粒去除。
該粗粒化聚合濾芯元件可捕捉到水中大于20微米以上的細小油粒,使其逐漸變大后脫離粗粒化元件,而上浮到水面,從而達到快速油水分離的目的。實踐證明,這種帶有三腔的組合式旋流除油器除油效果更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