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涂料、油墨、食品、制藥、化妝品及化工行業中,粘度是衡量流體流動阻力的關鍵物理參數,直接影響產品的加工性能、涂布質量、泵送效率與使用體驗。旋轉粘度計作為常用的粘度測量儀器,以其測量范圍寬、操作簡便、結果可靠而廣受歡迎。然而,許多用戶在使用中僅關注讀數,卻對“粘度是如何計算出來的”缺乏理解。

一、基本原理:扭矩與剪切的平衡
旋轉粘度計的核心原理基于牛頓內摩擦定律:流體在層流狀態下,相鄰液層間的剪切應力(τ)與速度梯度(剪切速率,γ?)成正比,比例系數即為動力粘度(η):
η=τ/γ
儀器通過以下方式實現這一公式的物理轉化:
轉子(轉子/轉筒):在電機驅動下,以恒定轉速(N,單位rpm)旋轉,浸入待測流體中。
流體阻力:流體對旋轉的轉子產生阻力矩(扭矩,M),該扭矩與流體的粘度成正比。
傳感器測量:儀器內部的扭力傳感器精確測量維持轉子恒速旋轉所需的扭矩。
因此,粘度的計算本質上是將測得的扭矩(M)和轉速(N)轉化為剪切應力(τ)和剪切速率(γ?),再代入公式求解。
二、粘度計算公式:從讀數到數值
對于大多數旋轉粘度計(如Brookfield型),其顯示的粘度值(單位:mPa·s或cP)由以下通用公式計算得出:
η=K×M
其中:
η:動力粘度(mPa·s)
M:測得的扭矩(通常以儀器刻度或百分比表示)
K:儀器常數(也稱“粘度系數”)
而K值并非固定,它由**轉子型號(Spindle)和轉速(RPM)**共同決定:
K=CF/N
CF:轉子因子(SpindleFactor),由轉子的幾何尺寸(如直徑、長度、形狀)決定,由廠家標定。
N:轉速(rpm)
因此,完整的計算過程為:
選擇合適的轉子和轉速,使扭矩讀數在10%–100%滿量程之間(佳范圍20%–80%),確保精度。
儀器自動或手動根據所選轉子和轉速調用對應的CF值。
測量扭矩M(儀器內部已轉換為電信號)。
計算:η=(CF/N)×M
例如:使用轉子S62(CF=100),轉速60rpm,測得扭矩讀數為50.0:
η=(100/60)×50.0≈83.3mPa·s
三、關鍵影響因素與注意事項
轉子與轉速匹配:
高粘度流體用小號轉子(如S61)或低轉速。
低粘度流體用大號轉子(如S64)或高轉速。
錯誤選擇會導致讀數過低(超出量程下限)或過高(超量程)。
溫度控制:
粘度對溫度敏感,測量必須在恒溫條件下進行(如25±0.1℃),使用水浴或恒溫杯。
測量時間與讀數穩定:
牛頓流體:轉速穩定后立即讀數。
非牛頓流體(如剪切變稀的油漆):需等待扭矩穩定后再記錄,或記錄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樣品容器與轉子浸入深度:
使用標準燒杯(如600ml),確保轉子浸沒且不觸碰杯壁或底部。
儀器校準:
定期使用標準粘度油進行校準,驗證CF值準確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