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接觸角儀基于液滴在固體表面的潤濕行為,通過光學成像與圖像分析技術量化接觸角。當液滴置于固體表面時,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液滴會形成特定形狀。通過高分辨率相機捕捉液滴的側面圖像,利用軟件分析液滴輪廓,尤其是其與固體表面相接觸處的液面形狀,從而確定接觸角θ。這一角度反映了液體對固體的潤濕程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潤濕性能的重要參數。
光學接觸角儀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光源:提供均勻照明,減少液滴邊緣光暈干擾,確保圖像清晰。
注射系統:包括自動注射單元或微分頭手動注射單元,用于緩慢加液并在針管端口形成指定體積的液滴,然后將液滴轉移到待測樣品表面。
樣品臺:用于放置待測樣品,部分樣品臺具備三維可調功能,實現樣品水平校準與多位置測量。
視頻系統:包含高分辨率相機和鏡頭,捕捉液滴在固體表面的圖像。相機分辨率至少1000萬像素以上,鏡頭需搭配長焦微距鏡頭以避免畸變,并支持手動/自動調焦。
數據處理系統:利用軟件分析液滴圖像,計算出液滴的接觸角。軟件需支持多種輪廓分析模型,如Young-Laplace擬合、橢圓擬合和切線法,以適應不同液滴形態的測量需求。
選擇光學接觸角儀時,需關注以下核心性能指標:
接觸角測量精度:決定測量數據的可靠性。需關注絕對誤差(如±0.1°、±0.5°)和重復性誤差(如≤0.2°),誤差越小,數據越可靠。
微量進樣器精度:液滴體積的穩定性會影響接觸角測量結果。需關注儀器的微量進樣器精度,如是否支持0.1μL級步進,以及滴液是否穩定(無抖動、無掛液)。
成像系統分辨率與清晰度:相機分辨率、鏡頭性能和照明系統共同影響成像質量。需確保相機分辨率足夠高,鏡頭無畸變,照明系統均勻無陰影或反光。
測量方法與功能:根據測試需求選擇支持的基礎測量方法(如座滴法、懸滴法、躺滴法)和特殊功能(如動態接觸角測量、特殊樣品適配功能)。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