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S 液壓泵 PFE-41045 作為葉片式液壓泵停機操作與維護保養
工作穩定性與使用壽命依賴規范的操作、油液管理及維護保養。以下是工作過程中需重點注意的事項,涵蓋啟動前準備、運行監控、操作規范、維護保養及特殊場景要求:
安裝與連接檢查:
確保泵體安裝穩固,地腳螺栓、進出油口接頭及法蘭連接緊固,無松動跡象,避免運行中振動加劇。
泵軸與傳動軸需保證同心度(誤差不超過 0.05mm),采用彈性聯軸器連接,嚴禁在泵軸上直接安裝帶輪或齒輪驅動,必要時增設支座保障同軸度。
進、出油口不得反接,配管時避免吸油管路過長(建議<2500mm)、彎頭過多(不超過 2 個),吸油管應短直、通徑足夠,且采用剛性管道或高強度膠管,避免吸油阻力過大。
油液與油箱檢查:
選用符合要求的液壓油,推薦粘度范圍 17~37mm2/s(全負荷時最小粘度 10mm2/s),符合 DIN51524...535 標準,水乙二醇介質適用溫度 - 20°C~+50°C,PE 密封介質適用溫度 - 20°C~+80°C。
油箱油位需在油標中位以上(不低于油標下限),避免油位過低導致吸空;新油注入前需經精細過濾,油液清潔度需滿足 ISO 4406 標準 21/19/16 或 NAS 1638 10 級,進油過濾器過濾精度為 25μm(β10 ≥ 75)。
環境溫度低于 5℃時,需對液壓油預熱,避免低溫啟動造成部件磨損;油溫高于 55℃時需檢查冷卻系統,防止油液粘度下降引發泄漏。
泵體與系統檢查:
參數控制與穩定運行:
啟動后先在低壓、低速下試運行 5-10 分鐘,釋放泵內及吸油管空氣,再逐步調節壓力和流量至工作要求,避免瞬間壓力沖擊。
工作壓力需在額定范圍內,轉速不超過 1800rpm 時進油壓力控制在 - 0.15bar~1.5bar,轉速超過 1800rpm 時進油壓力為 0~1.5bar,嚴禁超壓、超速長期運行。
監控油液溫度,正常工作溫度應控制在 40-60℃,最高不超過 70℃,避免高溫加速油液老化和密封件損壞;若溫度異常升高,需排查冷卻系統、回油過濾器是否堵塞或泄漏。
狀態監測與異常處理:
每日檢查 1-2 次泵的運轉聲響,正常運行應無雜音、撞擊聲或尖叫聲,若出現異常噪音,可能是吸空、軸承磨損、葉片或配油盤損壞,需立即停機檢查。
觀察泵體、管路有無滲漏,密封件老化、破損需及時更換;通過執行元件動作速度判斷流量是否正常,若流量下降、壓力波動,需檢查過濾是否堵塞、內部摩擦副是否磨損。
避免頻繁過載或劇烈換向,操作液壓閥時動作平穩,減少對泵的沖擊;嚴禁帶負載啟動,防止瞬間負荷過大損壞部件。
防氣蝕與吸排保障:
規范停機:
日常與定期維護:
日常清潔泵體及周邊環境,班后檢查連接螺栓有無松動、油位是否充足,記錄運行狀態;定期(每三個月)清洗回油過濾器濾芯,每年至少清洗一次油箱,清除底部雜質和油泥。
液壓油每 2000-3000 小時或按廠家建議更換,更換時排凈舊油,清洗油箱,同時更換所有過濾器濾芯,不同牌號、類型的液壓油不得混用。
定期檢查核心部件:軸承平均使用壽命 10000 小時,若出現滾柱劃痕、變色或間隙過大需更換;配油盤、缸體、葉片等摩擦副即使輕微磨損也需及時修復或更換,避免內泄漏增大、效率下降。
特殊維護要求:
泄油管需單獨通入油箱,插入油面 20mm 以下,通徑和長度符合產品要求,回油背壓不大于 0.05MPa,不得與系統總回油管或吸油管直接相連。
軸上不允許有軸向和徑向載荷,聯軸器需能吸收峰值負載;長期停機時,需做好防護,防止灰塵、水分進入泵內,再次啟動前需重復啟動前檢查步驟。
冬季換用低溫液壓油(如 L-HV 系列),啟動前預熱油溫至 15℃以上;夏季加強散熱,清理冷卻器表面灰塵,確保散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