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南京歐熙科貿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微生物降解呼吸儀的規范操作方法分享
微生物降解呼吸儀的規范操作方法分享
在環境科學、污水處理、堆肥工藝評估及新型材料生物降解性測試中,微生物降解呼吸儀通過實時監測微生物代謝過程中氧氣消耗或二氧化碳生成量,精準量化有機物的生物降解速率與程度。其數據是評估污染物可生化性、優化處理工藝、驗證可降解材料環保性能的核心依據。然而,微生物降解呼吸儀對操作規范性要求高,任何環節疏忽都可能導致數據失真。掌握科學使用方法,是準確了解微生物的關鍵。

一、系統準備
使用前確保儀器放置在穩定、避光、溫度恒定的實驗臺(通常20±1℃),遠離振動與強電磁場。檢查氣路系統是否密封:連接好進氣管、反應瓶、干燥管、傳感器與排氣管,用肥皂水檢測各接口有無漏氣。確認氣泵、攪拌器、溫度探頭工作正常。
二、樣品制備
待測樣品(如污泥、堆肥菌劑、有機廢物或測試材料)需均勻分散于礦化培養液中。若測試固體材料,應研磨至規定粒徑并稱取適量。接種的微生物源(如活性污泥)需經預處理,去除殘留基質。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不含樣品)與陽性對照組(如葡萄糖或苯甲酸鈉),用于校準系統背景與驗證微生物活性。
三、裝樣與密封
將混合液準確注入反應瓶,液面高度應符合儀器要求,避免過滿影響氣液平衡。迅速蓋緊瓶蓋,確保O型密封圈完好無損,螺紋擰緊到位,形成密閉系統。連接氣路時動作輕柔,防止震動導致液封破壞。
四、參數設定與啟動
通過軟件設定實驗溫度、攪拌速度(確保均勻傳質但不損傷微生物)、數據采集頻率(通常每10-30分鐘記錄一次)。啟動氣泵,使空氣以恒定流速通過反應體系,攜帶代謝氣體進入CO?吸收單元或O?傳感器。系統預運行1-2小時,待基線穩定后開始正式測試。
五、運行監控與數據記錄
實驗期間定期檢查氣泡流速、攪拌狀態與液封情況。避免頻繁開啟反應瓶,防止空氣混入。軟件自動繪制耗氧量(或CO?釋放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可實時觀察降解動態。
六、結束與清潔
實驗結束后,先關閉氣泵,再斷開氣路。取出反應液按生物廢棄物處理。用清水和稀酒精清洗反應瓶、管道與傳感器探頭,晾干備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