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芯片實驗室》發表封面文章,提出一種采用收縮式微流道實現離心微流控芯片中盲孔微腔室無空隙液體填充的新方法。該設計通過文丘里效應促使氣液兩相流型轉變,有效避免氣泡殘留,為微流控芯片設計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劉軍山研究員和吳夢希教授團隊在微流控芯片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國際知名期刊《芯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該研究題為“Analysis of and methods for void-free liquid filling of blind microchambers in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s”,為解決微流控芯片盲孔微腔室液體填充過程中的氣泡殘留問題,提供了一種高效、無空隙的解決方案。

微流控技術能夠在微米尺度上實現液體自動化操控,在高通量生物化學分析、即時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盲孔微腔室作為一種僅有一個通道與外界連接的結構,因其良好的隔絕性、結構緊湊及易于高通量制造等優點,在微流控芯片中應用廣泛。然而,此類結構在液體填充過程中易產生殘留氣泡,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甚至導致檢測失敗。
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案包括預充高溶解度氣體、真空處理或多層結構設計等,但這些方法普遍存在操作復雜、材料要求高或成本較高等問題,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針對上述挑戰,劉軍山和吳夢希團隊通過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高速攝像實驗,系統研究了液體填充盲孔微腔室過程中的氣液兩相流動行為。研究團隊構建了氣液兩相流模型,揭示了液體由含氣泡的泰勒流向氣液分層環形流的轉變機制,并闡明了文丘里效應對這一轉換過程的促進作用。
基于上述機理,團隊提出了收縮式微流道設計思想,通過優化微流道幾何形狀增強文丘里效應,實現了對盲孔微腔室的高效、無空隙液體填充。實驗數據顯示,與傳統等寬通道相比,收縮式微流道結構可將液體填充時間縮短60.57%,流體速度穩定性提高66.78%,無空隙液體填充的成功率達到99.17%。
該研究成果為微流控芯片的設計與制造提供了一種簡單、高效且穩定的液體填充方法,無需復雜的表面處理或額外施加外力,有望推動微流控技術在生物化學分析和即時檢測等領域的進一步應用。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達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B2輪融資,由上海科創集團旗下知識產權基金領投。本輪融資將加速其高端生命科學儀器的全球商業化進程,推動...2025-10-14 10:32:10
-
程控數芯生物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推進新一代智能檢測設備發展
杭州程控數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千里馬基金獨家投資。 該公司成立于2025年,專注于通用型數字...2025-07-28 15:01:30 -
追光生物完成數千萬元天使 輪融資 加速高端生命科學儀器國產化
深圳追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 輪融資,由英諾天使基金領投,南山創投、合鼎共資本等跟投。資金將用于光電微流控產品技術...2025-06-16 15:57:05 -
近日,中日友好醫院就“ 醫療設備更新項目第十批”發布多項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900萬元,涉及光學相關斷層掃描儀、PCR儀、彩色超聲...2025-01-23 10:49:52
-
項目名稱:高速芯片測試系統采購項目,項目編號:0811-244DSITC3290,招標范圍:高速芯片測試系統 1套,招標機構:上海...2024-12-30 10:53:0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